【本報綜合】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擊敗民主黨對手希拉里,成功取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當選美國第45位總統。專家分析認為,美大選結果反映了美國社會結構變化。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震撼世界
香港中通社11月9日電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成功取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成為美國第45任總統。
美聯社9日報道稱,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戰勝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拿下該州20張選舉人票,率先獲得超過半數(270)的選舉人票,總數以274:218戰勝希拉里,贏得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希拉里9日凌晨致電特朗普承認敗選。
根據初步統計結果,特朗普已獲得279張選舉人票,超過勝選所需的270張。
美國當地時間9日凌晨2時40分(北京時間11月9日下午3時40分)左右,特朗普在紐約發表了獲勝演講。特朗普稱:「我剛剛接到了希拉里的電話,她打電話來祝賀我們勝利。而我也回應她稱,我願意向她與她的家庭致敬,因為他們在競選期間非常努力。」
特朗普說 : 「現在,美國是時候癒合撕裂的傷口了。我們是時候重新團結起來了。」他說:「我向每個公民保證,我將是每個美國人的總統,這對我非常重要。」「對於那些沒有支持我的人,我也希望你們在未來能夠給我指導和幫助,願我們能夠一同合作,來讓我們偉大的國家重新團結起來。」
特朗普還表示,他將成為「最開明、最好的」美國總統,承諾將讓人民的收入翻倍,并讓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好的經濟」。
在特朗普發表演講之前,他的競選搭檔邁克•彭斯也發表了演講,稱「這是歷史性的一夜,美國人民選出了他們新的冠軍,新的總統。」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震撼了世界。美國主流媒體和選前的各項民調普遍看好希拉里,然而選民用選票表達了不同聲音。其實特朗普從參選一開始就遭到美國主流媒體和精英層的蔑視,他被定性成大嘴、鼓吹異端邪說者、很不靠譜的人。這樣的人最後竟然成為美國總統,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天普大學非洲裔研究系教授安東尼•蒙泰羅(Anthony Monteiro)解讀稱,特朗普取得的成功,其實是「工人階層對統治階層的反抗」。
據俄羅斯衛星網消息,蒙泰羅9日在「衛星」新聞通訊社廣播節目中評論大選初步結果時表示:「這其實是工人大眾對總是告訴他們‘兩害相權取其輕’的領袖的自發組織的反抗。這些民眾要麼有的不投票,要麼投票支持美國綠黨競選人吉爾•斯泰因,要麼投票給自由黨競選人加里•約翰遜,抑或是支持共和黨競選人特朗普。美籍非裔界人士也這樣做。」
他還補充說,「這是‘政治起義’,向政治階層說‘不’。 「工人階級尚未從2008年的大衰退中恢復過來」。非洲裔美國人「盡一切努力使當局聽取他們的意見,雖然前進的道路布滿荊棘」。盡管特朗普受到有種族主義、仇外心理的指責,但這類選民當中相當大的一部分人已經放棄支持民主黨而轉投支持共和黨人。
有分析人士指出,將有大量美國人很長時間無法在感情上接受特朗普成為他們的總統,美國在選後重新彌合、團結起來將非常困難。分析人士預期,美國是由精英群體把持的國家,全國中高層掌握實際權力的人大部分都反對特朗普,從而形成讓他絕望的牽制力。這讓特朗普的競選承諾和一些想法難以兌現及施展。
專家指反映美社會結構變化
香港中通社11月9日電,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擊敗民主黨對手希拉里,成功取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當選美國第45位總統。曾任美國第一夫人、國會參議員和國務卿的希拉里希望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的努力以失敗告終。CNN報道,希拉里致電特朗普承認敗選。專家分析認為,美大選結果反映了美國社會結構變化。
選前多項民調顯示,希拉里勝選的希望更大,但是第一次競選公職、選舉期間不斷引起爭議的房地產大亨特朗普不僅一連拿下了佛羅里達等好幾個搖擺州,并突破了所謂「藍墻」,把之前普遍認為民主黨穩操勝券的密西根、威斯康辛等州由藍翻紅。
按照媒體預測,特朗普獲得了276張選舉人票,希拉里拿到了218張選舉人票。據美聯社9日最新報道,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戰勝希拉里,拿下該州20張選舉人票,率先獲得超過半數(270)的選舉人票,總數以274:218戰勝希拉里,贏得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
這屆大選,被冠以「歷來最不受歡迎」的總統大選。雙方執著於挖掘對方的黑歷史,將大選辯論變成了「互撕秀」。從性醜聞、到腐敗指控,從「維基解密」爆料到聯邦調查局偵查,這場選舉,被衆多媒體用「一團糟」和「骯髒」來形容。
雖然新任美國總統已經誕生,但直到選前,兩位候選人「不支持率」始終是高居不下,有美國民衆接受採訪時表示,對本屆大選十分失望,「我對兩黨給出的選項都很失望。不光是我,相信成千上萬的人都是這樣。很高興選舉馬上就要結束了。」
對大選不滿的,不僅是普通選民,就連美國國務卿克里,也在郵件門調查重啓後忍不住吐槽:這次大選確實有損美國的海外形象,很多時候是徹底的尷尬和難堪。當你和某國總統、總理或者外長見面會談的時候,你說,我們希望貴國朝著民主邁進,他們會一直看著你,雖然表現得很禮貌,但是你能從他們的表情和語氣中看出來,他們是有疑問的。這實在是個麻煩。
本屆大選過程中,特朗普乃至民主黨黨內初選參選人桑德斯代表的「反建制派」力量的崛起,也引起各方關注。
據中國之聲報道,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楊希雨分析,為什麼非主流的「桑德斯」能够在民主黨內贏得那麼大的支持,而非主流的特朗普在共和黨內不僅贏得大的支持,而且一掃所有的傳統的精英代表能够拔得頭籌,能够代表共和黨出戰,這本身反映了精英階層對於現在美國政治的控制力在下降;而草根階層的不滿,也是導致精英階層控制力下降的一個基本原因,這個現象尤其在共和黨內表現得特別清楚,特朗普一路競選下來,事實上首先遭到的是來自黨內「大佬」的層層阻擊,而這種阻擊本身就是今天投票在精英階層和受傷害的草根階層之間的對決。當然在共和黨內,相當一批重量級的共和黨候選人,紛紛敗在特朗普手下,這個事本身就預示了美國社會結構的一個巨大的變化。
楊希雨指出,過去我們都說,美國社會作為西方社會的一個代表,它有一個典型的結構,就像橄欖球的形狀,兩頭小、中間大,富人階層小,窮人階層小,中產階級階層大,所以就造成了一個橄欖球形狀。但是過去20年來,特別是全球化迅猛發展的這20年,中間那塊「腰」變細了,一部分跑到上頭去了,一部分跑在下頭來了,結果「腰」細了,窮人更多了,富人也更多了,大多數原來曾經很安逸的中產階級,現在逐漸的淪落為相對貧困階層,這是目前美國社會存在的一個最深刻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