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強國:決勝全球國力競爭制高點

「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中國製造2025》開篇之言,切中肯綮。

新中國成立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工業化的跨越式發展與中國經濟奇跡相得益彰,支撐中國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

接受《瞭望》新聞週刊記者採訪的專家們認為,以製造業為主體的工業化,實質是國民經濟一系列重要生產要素組合方式連續發生由低級到高級的突破性變化、進而推動經濟增長的過程。

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成為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以高鐵、特高壓輸變電、通訊設備等越來越多領域躋身世界前列為代表,中國製造業正在從量的積累、點的突破逐步轉為質的飛躍和系統能力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向製造強國邁進的質變之旅恰與新一輪工業革命興起、全球政治經濟格局重塑歷史性交匯。中國抓住機遇,有望「引領時代潮流、走在時代前列」。

製造大國的內涵

不斷成長

「規模以上的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6.6%,處於近三年最好的水準。」1月末,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苗圩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2017年,中國工業增加值總量達28萬億元人民幣,占GDP的33.9%。

自2010年以來,中國工業增加值已連續8年穩居世界第一,在世界500多種主要工業品中,「中國製造」拿下了220多種產品的產量桂冠。

在受訪專家們看來,中國製造大國的內涵絕非只是產量大。

首先,中國具有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小到螺絲釘等基礎零件,大至航太、高鐵等工業「塔尖」產品,中國製造都能夠生產。

更為精彩的是,完整的工業體系以及產業集聚,催生出強大、高效的產業組織協調能力,確保中國能夠牢牢攫住自己在世界市場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其次,中國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源優勢。改革開放40年,中國眾多基本技能嫺熟的基層勞動者對推動中國經濟騰飛功不可沒。如今,中國已經渡過「路易斯拐點」,人口紅利有所弱化,但人口教育素質紅利在中國經濟由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過程中日益凸顯。正如西門子前工業業務領域首席執行官露絲沃所言,工業的智慧化將使人擔當更有挑戰性的角色,知識型員工需求大幅上升,中國顯然是此類高端人力資源的「富礦」。

「高教育背景人才的累積成為中國‘工程師紅利’的雄厚基礎。」廣發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郭磊撰文談到,人口紅利推動中國製造業做大,「工程師紅利」則會推動製造業升級和做強。

其三,本土超級市場對中國製造的強力支撐。中國在扮演擁有完整、靈活高效產業鏈的「世界工廠」同時,還是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這一世界最大市場還在保持兩位數高速擴張,消費需求正在升級,這意味著世界製造業中心與最大消費市場合二為一且將持續互動。

在受訪專家們看來,能夠將如此多的製造業發展優勢聚於一身,中國註定是世界第一製造大國。

由大到強的中國跨越

「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品質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在受訪專家們看來,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時的這一表述為中國製造強國建設指明了方向。

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成為中國製造面臨的重要使命。在受訪專家們看來,強的內涵是「又大又強」,中國製造與工業化先發國家的差距不斷縮小,但尚處於大而不強的境地。

回看世界工業化發展歷程,工業化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製造強國的內涵和特徵也因時而異。「當前,全球已然迎來新一輪影響更為深遠的工業革命,這將不僅改變世界製造業的經濟形態、生產方式和競爭格局,也同時賦予製造強國新的時代特徵與內涵。」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調研員李燕告訴《瞭望》新聞週刊記者。

2015年5月發佈的《中國製造2025》正式吹響了中國邁向製造強國的號角。作為未來10年引領製造強國建設的行動指南和未來30年實現製造強國夢想的綱領性檔,《中國製造2025》制定了涵蓋創新能力、品質效益、兩化融合、綠色發展四個類別以及12個具體指標的製造強國建設指標體系。

對於製造強國建設面臨的短板,《中國製造2025》也給出了全面概述:自主創新能力弱,關鍵核心技術與高端裝備對外依存度高,以企業為主體的製造業創新體系不完善;產品檔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環境污染問題較為突出;產業結構不合理,高端裝備製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滯後;資訊化水準不高,與工業化融合深度不夠;產業國際化程度不高,企業全球化經營能力不足。

針對中國製造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諸多癥結,同時對標新一輪科技革命,《中國製造2025》選擇了「工業2.0」補課、「工業3.0」普及、「工業4.0」示範的「並聯式」發展,而非照搬西方模式。具體而言,就是《中國製造2025》不僅提出培育發展新興產業的路徑和措施,還要對量大面廣的傳統產業進行升級改造,同時解決製造業創新能力、產品品質、工業基礎等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

「《中國製造2025》任務顯然比德國‘工業4.0’艱巨,整個《中國製造2025》體系也更為龐大複雜,涉及方方面面。」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告訴《瞭望》新聞週刊記者。

全方位提升制度創新

和管理變革能力

「總的來看,過去幾年,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從各級政府到各行業、各企業,圍繞著振興製造業、建設製造強國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積累了堅實的基礎。」苗圩指出。

具體來看,製造強國建設的進展是多方面的,諸多短板也有所改觀。以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為例,工業和資訊化部副部長羅文在製造強國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上指出,已批復建設動力電池、增材製造、資訊光電子、印刷及柔性顯示、機器人等5家國家創新中心,培育了48家省級創新中心,初步形成了領域明確、區域競合、上下銜接的建設格局;在組建方式上,「公司+聯盟」的組織模式得以確立,「小核心、大協作」成為創新中心的顯著特徵。

再從十大重點領域來看,發明專利年均增長超過23%,像載人航太、載人深潛、超級電腦、衛星導航、大飛機等實現重大技術突破,每年都有一批四基「卡脖子」問題得到切實解決。

在受訪專家們看來,《中國製造2025》以及11個專項行動指南已經為製造強國建設構建起日益完善的頂層設計,製造強國建設正落地生根,有序推進,但這並不代表擁有龐大規模的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就可以輕而易舉實現華麗轉身。新工業革命和知識經濟時代製造強國新的內涵和要求決定了製造強國建設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尤其不能用傳統體制、思維來機械推進製造強國建設。

採訪中,李燕就特別強調,製造強國競爭的背後,關鍵是制度和生態環境的競爭。新工業革命的顛覆性影響不只在於技術和產業層面,還有對以往制度模式的衝擊。因此,要創新產業治理體系,提高與製造強國相配套的制度創新和管理變革能力。

「從政府層面看,從面向新產業新業態的產業治理模式到法律法規政策監管體系等都需要作出適應性的變化、調整和創新,如針對無人機、無人駕駛、共用經濟、人工智慧、基因工程、大資料等方面的監管與立法等。從企業層面,更需要加強企業組織和管理上的變革,提高面向資訊時代的資源整合能力和運行管理效率。」李燕告訴《瞭望》新聞週刊記者。

(宮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