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台31項措施」的反響與影響

2018年2月28日,國台辦、國家發改委經商中央組織部等29個部門,發佈實施《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其中明確了在投資和經濟合作領域加快給予台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的待遇,以及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31項惠台措施,其內容包羅萬象,從產業、文化到學術,涵蓋財稅、用地、金融、就業、教育、文化、醫療、影視等領域,前所未有,引起了極大的震撼。

尤其此次惠台措施選擇在臺灣「二二八」紀念日公佈,表明中國大陸給予臺灣人民與大陸人民同等待遇,將「兩岸一家親」的口號,化為現實生活中具體的實踐活動。兩岸絕對不會重蹈歷史的覆饊,讓「二二八」的歷史悲劇重演。

島內民意的反響

恵台政策一經推出,就得到了兩岸乃至國際的關注,而且獲得輿論一邊倒地好評。尤其是臺灣有關民調結果,顯示出惠台措施對於爭取臺灣民心產生的巨大效果。

《聯合報》早在2017年底公佈的民調結果就顯示,2017年有四成民眾願意西進大陸就業,較2016年大幅增加9%;另有38%願意讓孩子來大陸念書,兩者都創8年來新高點。交叉分析發現,30歲以下年輕人的西進大陸的意願由2016年的3成低點,增為5成3,30至49歲青壯世代也有近半數願意西進大陸就業,都比2016年增加9%至12%。

大陸31項惠台措施公佈後的《遠見雜誌》民調顯示,18至29歲的年輕人、所謂「天然獨」世代,10年前認為大陸對台不友善的比例,高達50.8%,是所有年齡層中最髙的,但10年後的今天,下降至39.8%,成為所有年齡層中最低的友善占比也從35.5%增加至40.8%,也是所有年齡層中最高的族群,且有41.7%願意來中國大陸發展,包括投資、工作或求學,這都顯示了年輕世代對大陸看法已大不同。

就連被視為親綠智庫的「臺灣民意基金會」,民調結果也顯示,雖有41.9%民眾同意惠台措施是中共統戰花招,但更有30.1%的人正面看待。其中,年紀越輕的人有正面反應的比例越高,例如,20至24歲的人有4成視為中共的善意行為。

正如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周志傑所認為得,恵台31項措施的推出,結合2018兩會工作報告有關涉台部份的宣示,更證明大陸已將「同家統一」轉為明確化及可操作化的「現在進行式」。

民進黨的拙劣因應

因應中國大陸惠台三十一項措施,民進黨當局於31條發佈後的十六天,回應發佈了「八大強台策略」,號稱四大面向、39項措施;並指示各部會今後一律使用「對台」一詞,以正視聽。

四大方向為:優化就學就業強化留才攬才、維持臺灣在全球供應鏈的優勢、深化資本市場、強化文化影視產業。

八大策略為:提升學研人才獎勵、強化新創發展動能、強化員工獎酬工具、優化醫事人員工作環境、加強保護營業秘密、強化產業創新升級、擴大股市動能及國際能見度與加強發展影視產業。

民進黨當局所提方案,看似洋洋灑灑,但認真檢視,幾乎全部都是現行政策或本來就在研議階段的方案,沒有一項是大陸宣佈三十一項措施後的新增政策;其內容又多半著重於防堵與反制,而非因勢利導。更不可思議的是,民進黨政府對於三十一措施,幾乎完全從負面角度解讀,不是徹底否定,就是存心抹紅。

舉例來說,三十一項措施中提到「臺灣征信機構可與大陸征信機構合作,為兩岸和企業提供征信服務」,「行政院」就認為這是「中國覬覦『我國』聯征中心信用資料,貿然開放將危及企業、民眾權益」;大陸提出「臺灣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業在大陸註冊的獨立法人,可參與大陸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臺灣科研人員可擔任國家重點研發計畫負責人,享同等政策」;「行政院」就警告「中國國家基金及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屬官方性質;『我國』公私立科研機構及大學院校專任教師和人員,未經許可不得參與」。

大陸提出「支持鼓勵兩岸教育、文化、科技機構開展中國文化、歷史、民族等領域研究和成果應用」;「行政院」就抨擊大陸的「學術環境是人治與極權,各項教學、研究沒有絕對的自主權利」。大陸「鼓勵臺灣同胞加入經濟、科技、文化藝術類專業性社團組織、行業協會」;「行政院」就警告「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禁止『我國』人民擔任對岸黨政軍機構成員」。

大陸「鼓勵參與中華經典誦讀工程、文化遺產保護工程;支持臺灣藝文界團體人士參加中華文化走出去」計畫;「行政院」就揚言「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工程由國家主導,具體參與措施不明確,『國人』參加活動,必須避免違反兩岸人民關係,厘淸是否為政治性活動」。就連大陸「支持中華慈善獎、梅花獎、金鷹獎等經濟科技文化社會領域各類評獎專案提名涵蓋臺灣」,「行政院」都要求「厘清是否政治性活動」。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這種全面否定,一味抵制的反應,既阻擋不了三十一項措施,也無法扭轉大陸對臺灣的「磁.吸效應」,徒然顯現民進黨政府的阿Q心態。因此,輿論的反應很不怎麼樣,視為空洞、貧乏、不夠具體、缺乏戰略等等。

未來的影響

位於桃園市平鎮區復旦中學校長段台民說,今年拿臺灣學測成績要申請大陸高校,多達40多人,除了填寫上海復旦,也有上海交大或北大、廈門與廣州中山,很多學生不是申請一所,而是申請五、六所,只能用「吃了秤鉈鐵了心」來形容,一定要去大陸讀書。

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陳德升表示,民調顯示,臺灣「我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比重上升,他最近接觸臺灣年輕人,遇到考臺灣學測成績幾乎是滿分的同學,不念台大,也不拿香港300萬獎學金,選擇北京、淸華國際班,班上幾個學生都去。在政治大學3月23日舉辦的徵才博覽會上,就彌漫一股「西進」氣氛,不少學子都嚮往赴陸實習或工作,企業也紛紛推出外派大陸的機會「搶人」。未來金融業、醫師、工程師也會大幅流失,在未來經濟成長裏,市場選擇是必然的現實。

前中國國民黨大陸辦務部主任、嘉南藥理大學副教授黃清賢表示,在2014年太陽花學運對於所謂的「反中」「仇中」「恨中」到達高峰後,面對中國大陸的國力繼續上升,相對的,臺灣在政黨再次輪替後卻發展受限的情況下,亟需前景的靑年,逐漸地轉向願意西進就業、願意到大陸發展、正面看待惠台措施、認為大陸對台友善,這也顯示了「和中」「友中」「親中」正持續升溫中。可以說,「太陽花」擋住了服貿協議,但「太陽的後裔」現在卻為了恵台措施心動西進。

文化大學勞工關係學系副教授徐廣正則說,31項惠台措施,其中包括134項國家執業資格考試,對過去私下參與人力資源服務人員的技能人員執業資格考試,獲得相關資格的臺灣民眾,等於是打開就業大門。

台聯黨台南市議員楊中成表示,大陸惠台措施明顯是對台攬才,長期必有磁吸效應。反觀蔡英文上臺兩年,活絡經濟的成效並不明顯,還有貧富差距拉大的現象。對於大陸想台措施,他認為,越有企圖心的人,大陸的惠台措施就愈有吸引力。

臺灣創業青年黃書恒則表示,人民的期望其實很簡單,也就是能夠把生活給過好,能夠有持續的一些在經濟上的發展、在業上的發展。當然大部分臺灣民眾肯定是認可大陸惠台措施的,而且感覺整個大環境其實對臺灣同胞是相對越來越友善,這個也是大部分臺灣人民所期望的。

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袁鶴齡向中評社說,大陸出臺「患台31項措施」,在臺灣民間各部門都買單,無論是文化界、演藝圈或學術界,現在已經看到大陸釋出善意,臺灣要不要釋出善意,有沒有「恵陸措施」,只要相互示好,就會有外溢效用,增加彼此互信,對台灣問題解決時程才能延後,才能避免走到「兵戎相見」的那一刻。

民心爭奪賽

顯然,中國大陸和民進黨當局正在進行一場臺灣民心的爭奪賽。大陸面對臺灣問題,有一千種方式,惠台只是當中的一種。需要強調的是,如果沒有大陸的對台31條,會有民進黨當局的所謂強台39項嗎?這39項完完全全是因為大陸先採取了吸引臺灣社會的措施,才受到刺激而制訂出來的。換句話說,如果39項能夠產生效益,也是大陸的31條所引發形成的。

當大陸向臺灣提供優惠政策,臺灣當局沒有正面去理解大陸所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善意,而是把大陸政府所做的努力看作是「利中」政策,並祭出對抗措施來予以阻止實施。這是臺灣當局的短視和「台獨」立場所決定的。臺灣當局阻撓甚至懲罰欲予接納的民眾時,必不得人心。

「惠台措施」主要是針對兩種人,一種是台商,他們獲得前所謂見的機遇,可以參與大陸龐大的基礎建設、國企股份制改革、以及政府採購等,未來更有機會介入一帶一路的基礎建設等。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台商可全面比照高新技術產業的最低稅率15%;而且購置土地是依照當地工業區最低標準70%計價,難怪有人說:「這是有史以來土地最優恵的政策」。對於另外一種人,則是以龐大誘因鼓勵臺灣的年輕人和專業人士到大陸發展。據臺灣”行政院”主計處統計,2017年約70萬赴海外工作,其中60%西進大陸,實際人數遠高於此。

照顧好了台商和台青,就是照顧好了臺灣家庭,就是普恵於臺灣老百姓。正如臺灣工黨黨中央黨部黨主席鄭昭明所指出的,細究大陸「31項惠台措施」,是大陸多年來對兩岸交流以及對臺灣青年、企業家發展需求的總結。大陸不是輕率提出,而是相當程度深入瞭解臺灣同胞各階層的疾苦、需要所做的決定,他相信這比起過去大陸花大筆資源到臺灣來采購、交流的做法,將發揮更大的效益。

台大心理系名譽教授黃光國也認為,大陸以同等待遇、恵台的方式推動兩岸民間交流,這是臺灣的活路、活水,「政治要怎麼搞是你家的事,重要的是兩岸民間如何吸引西方長處、共同塑造文化中國。」

臺灣問題的關鍵,說到底還是爭取民心的問題。辯證法說得好,內因是根本,外因是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在大陸崛起和惠台措施帶來的機會與便利的吸引下,臺灣民眾心向大陸、心向統一,任何外部勢力對兩岸關係的干擾和破壞的影響就會被降到最低。」如果恵台措施真正落實,絕對能夠幫助臺灣經濟發展以及百姓生活的改善,這將與民進黨當局空談「提振經濟」產生強烈對比,促使臺灣民意對比兩岸執政者的表現,臺灣當局無法照顧臺灣民眾,大陸政府卻可以,「百姓心中有杆砰」,到時民心如何向背,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陳曉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