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9日,新黨青年軍成員王炳忠等及其家屬六人突遭蔡當局「法務部調查局」以「約談證人」名義強行破門搜索(搜查)、拘提和連夜偵訊。此事在島內外各界引起了極大震撼和憤慨。19日,國台辦發表聲明,譴責台當局袒護和縱容「台獨」分裂分子,肆意打壓、迫害主張兩岸和平統一的力量和人士。在強大輿論壓力下,台檢調部門於次日將六人「無保請回」。「新黨事件」是一段時期以來,蔡當局針對島內統派力量和深藍人士展開的「綠色恐怖」式的殘酷打壓的一個新高潮,是在兩岸關係上的一次公然挑釁。
有違法理與程式正義,斧鑿痕跡清晰可見
12月19日清晨6點,台「調查局」和臺北市地檢署的檢調人員兵分五路,奔赴王炳忠、侯漢廷、林明正和陳斯俊等新黨成員及王炳中的父親王進步家中,以「約談證人」名義,要求帶走上述五人及王的秘書曾婉靖。在遭王炳忠等人質疑後,檢調人員又出示了傳票、搜索票(搜查證)和拘票(逮捕證),依據所謂台「安全法」中「為大陸刺探、搜集、傳遞公務秘密或發展組織」等條款,對六人展開破門搜查,以及強押、拘提和偵訊。當晚10時50分,六人由「調查局國安站」移送臺北市地檢署複訊,於20日凌晨被「無保請回」。20日,新黨副主席李勝峰攜王炳忠等四名新黨青年軍成員召開記者會,含淚控訴蔡當局對其的政治迫害。獲釋後,侯漢廷和王炳忠等先後表態有意投入2018年臺北市議員選舉,繼續對抗民進黨,並起訴執法部門涉嫌程式違法。
「新黨事件」在島內外引發了各界極大震撼和憤慨。島內主流輿論均一致質疑、撻伐;大陸線民也紛紛湧入王炳忠等人社交平臺力挺;海外僑界則痛批蔡當局「走上台獨不歸路」,並啟動「告洋狀」;美、法等國媒體也質疑此舉是「整肅異己」。面對各界壓力,蔡當局極力回避責任,綠營內部亦頗有微辭。
台檢調單位操切拙劣的處置手法有違法理與程式正義,其政治授意下的斧鑿痕跡清晰可見。
一是以「約談證人」名義強行押人取供。此次台檢調部門執法之粗暴有如對待重犯:清晨破門後,檢調人員在眾目睽睽之下對「證人」實施蠻橫搜查和鎖喉抓捕,並在18小時內將「證人」押送兩地受訊。但媒體曝光,檢調部門所持傳票顯示王等人為「證人」,傳喚時間為8時30分,且無法官簽名。這種「押人取證」可謂是潛規則。法理上,檢調部門需要有核發、送達傳票和禮遇證人的完整程式,但它們往往故意模糊證人與被告角色,在認定「嫌犯」「有罪」而無充分證據時,會將「嫌犯、證人轉被告」,「傳拘並行」。因此,檢調部門在王炳忠等人家中採取的地毯式搜索,是在預設結論的情況下去「發現」證據;對六人展開車輪審訊的精神恐嚇和疲勞作戰,是要讓他們在慌亂中講出對自己不利的話。畢竟,由於臺灣相關法規缺失,傳喚證人不需要像對嫌犯一樣,24小時沒有證據就要釋放,也不需律師在場。這是檢調部門押人取供的隱藏邏輯。
二是「安全法」暗藏「帝王條款」。對待王炳忠等「證人」,檢調部門不但手持「證人通知書」、傳票,還向法庭申請了搜索票和拘票,一開始就有預設立場和搜捕計畫。但這種操切做法只是台情治檢調部門在「安全法」大帽下的濫權、違法的冰山一角。一方面,情治部門會斷章取義、張冠李戴地向檢方洩露監聽譯文,讓檢院雙方蒙在鼓裏、見樹不見林,以取得搜索票、拘票並主導偵辦走向;另一方面,民進黨在野時長期批「安全法」要件模糊,多有「帝王條款」,是鞏固統治、打壓異己的「惡法」。但蔡當局當政後不但沒有摘下這只「魔戒」,反而推動強化「修法」,以進一步加強對反對力量乃至全社會的監控。
三是檢調部門利益與意志背後有「綠色恐怖」。台媒稱,「調查局」此次在高層單線指導下秘密行動,連其業務主管「安全局」都不知情,甚至要求對看過相關案卷資料的人員進行出境管制,不禁讓島內聯想「白色恐怖換綠色」。此外,在周泓旭案已宣判的情況下,檢調部門卻以該案「證人」身份傳喚王炳忠等人,台媒猜測,檢調部門似乎對數日前還批評「陸生共諜案」辦案不周、且家中有周泓旭寄放個人物品的王炳忠,有針對性挾怨報復之意。
蓄謀已久,製造寒蟬效應
新黨長期是民進黨的眼中釘。檢調部門在搜捕上別有用心的安排,凸顯出背後複雜的政治考量。除了在新黨訪陸之後出手以消減其政治聲量、製造寒蟬效應,此次事件也是蔡當局對大陸的正面反擊和挑釁。
一是「噤聲」新黨。該事件發生在12月19日,新黨結束赴陸參訪的第三日。新黨赴大陸參訪是中共十九大後兩岸首次黨對黨交流。新黨本定於19日分享訪陸經驗,並於20日發佈新兩岸政策論述。蔡當局急不可耐地大動作搜捕,似是決意要遏住新黨咽喉,令其消聲。同時,針對此前在島內大聲主張中國人認同、支持兩岸和平統一的新黨青年展開打壓,既是警告他們「不要亂講」,也是對藍營乃至所有認同兩岸和平發展的民眾製造普遍的寒蟬效應。這是臺灣「解嚴」30年首次針對在野黨工的惡質政治事件。蔡當局不敢貿然搜查新黨總部,就將王炳忠等人作為突破口,期望能從其家中搜到「大陸官方檔」,作為其「通共」證據。鑒於王炳忠等人的政黨身份和兩岸立場,這樣高敏感度的行動必然需要自上而下的政治授意。
二是殺一儆百,冰封兩岸。新黨在訪陸時提出要在大陸設立「臺胞服務處」,且拒絕服務「台獨」台商。無獨有偶,近日來,國民黨和臺北、新北等地政黨以及部分縣市也有類似的提議。缺乏兩岸溝通管道的蔡當局自然不甘心在兩岸關係上「看人唱戲」,坐視其他政黨擴大影響力;更不允許新黨將大陸的軟硬實力「引入島內」,甚至在島內帶動傾統力量的發展。行政部門對地方縣市有管轄權,但卻無權直接命令政黨,因此蔡當局只能採取非常手段。此外,新黨主席郁慕明12月初還在美國表態,將「有條件」支持主張「兩岸一家親」的柯文哲以「聯柯打綠」,這更令民進黨心懷仇視。這一事件釋放出蔡當局懷有強烈的「兩岸不能變好」的陰暗心態。 三是針對大陸近期涉台舉動做出反應和「反制」。其一,對大陸首次宣佈「軍機繞台」的反應。日前,解放軍首次公開宣佈多型戰機編隊高頻次「繞島巡航」,強烈震懾島內「獨派」。蔡當局需要做出反應,回應深綠「硬起來」的期望,實踐「力抗中國壓力」。其二,回應李明哲案。11月底李明哲案宣判之時,蔡當局拒絕假釋「共諜」鎮小江,並啟動重審已「走不下去」的「陸生共諜案」,又引申出將王炳忠等人作為該案「證人」進行搜捕。可見,「新黨事件」在某種程度上仍是蔡當局針對李明哲案而「報復」大陸的連續行動之一。
四是或借此案為「臺灣安全」相關「修法」「試刀」。近月來,台行政部門和立法機構密集推動包括「機密保護法」「臺灣安全法」「刑法」等法律的「修法」工作,針對既有法律「輕判共諜」,擬擴大相關法律的涵蓋、解釋和懲處效力,如重判「洩密罪」等,並將大陸納入「外患罪」中的「敵國」範疇。新黨是此波「修法」的首個應用物件。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因「通俄門」而掀起反間諜、反洩密輿論,以及日本推動「合謀罪」法以加強反滲透和社會控制之時,蔡當局此舉合乎美國及其盟友營造的「新麥卡錫主義」和「新冷戰」政治氣候,也是對美國近期要求臺灣加強軍事技術上「保密防諜」工作的具體因應。
天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新黨事件」是長期以來,蔡當局通過對肉體、思想和聲音的禁錮,對統派和藍營人士展開「綠色恐怖」系統性迫害的小高潮,也是兩岸「統獨矛盾」的正面衝突,將對島內政治生態和兩岸關係產生重要影響。
一是蔡當局「綠色恐怖」的系統工程或加劇臺灣社會藍綠對立和極權傾向。蔡英文上臺後,無所不用其極地擴張和濫用權力以打壓異己、控制社會。例如,除了加強對藍營、統派的監控滋擾和打擊報復,以及通過綠色意識形態擴張破壞其政治、民意基礎外,更系統性地以暴力機器展開鎮壓、清剿。包括試圖用抄家滅門的「黨產條例」「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和攻擊軍公教團體,徹底擊垮國民黨;用「政黨法」「保防法」「有組織犯罪條例」,來迫害新黨、統促黨等統派團體。而這種強勢、迅猛的「修法」擴權並非僅指向藍營。例如,「促轉條例」覆蓋所有持有所謂「威權檔案」的民眾;「資通法」大幅為當局擴權,可以在無搜索票情況下搜查民眾;「戶籍法」則可收集民眾生物特徵資訊,強化社會控制。蔡英文曾「無心」質問抗議者:「威權時期你們不是都服從嗎?」徹底暴露出民進黨掌權後變本加厲的獨裁專制、不容異己的心態。
二是「新黨事件」對藍綠選情或會有微妙影響。其一,蔡當局挑起此次事端,一個隱藏的觀察點是:泛藍面臨殺機之際,是會同仇敵愾,還是心結難解?新黨可否轉危為機?事件發生後,國民黨聲援聲量不低,但其立場限定在批評「程式不義」和宣揚「國民黨也是受害者」上;親民黨更無一言相挺。這一方面是因為國親兩黨在兩岸政策上與新黨分道揚鑣,不願以大動作激起黨內眾議;另一方面是不希望讓此事成為新黨聚攏氣勢、活化能量和分食選票的機會。客觀上,新黨並不參加縣市首長選舉,而在地方議員層級,國民黨在小選區的耕耘和樁角非新黨可比。其二,不排除島內民眾未來出手用選票「教訓民進黨」。兩岸輿論雖然同聲批判蔡當局,但與大陸輿論鮮明挺新黨不同,島內民意潛意識是擔憂民主、人權遭到損害和由人及己的「寒蟬」心理,這種快速流轉的民意未必會大幅助益新黨選情。但王炳忠等人被「查水錶」時觸目驚心的一幕和民進黨荒腔走板的野蠻行徑,必然會加深愈發壯大的中間選民對民進黨的疑慮。畢竟,多數民眾投票選擇執政黨是期望「拼經濟」,而非政治追殺和獨裁專制。12月25日,綠媒《美麗島電子報》民調顯示,民進黨好感度再度陷入死亡交叉, 47.8%的反感度已超過國民黨。「新黨事件」或會加速反民進黨民意的表達與彙聚,並作用於未來選舉。
三是蔡當局「假民主、真反中」是對兩岸關係的嚴重破壞與直接挑釁。此次事件並非新黨首遭政治迫害,早在1993年,初創的新黨就在「南進」時屢遭民進黨暴力攔阻,釀出流血慘案。統派作為法理上的臺灣政治主角遭遇夾殺圍剿,而賴清德、林昶佐和「臺灣民政府」等「獨派」卻能登堂拜相、招搖過市,如此荒謬可怖的現實,真是讓人扼腕!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島內多家藍綠機構民調顯示,蔡當局「柔性台獨」路線不但招致多數民眾反對,臺灣人的「中國人認同」、對大陸好感和赴大陸發展的意願也在綠色氛圍中逆勢上升。新黨等提出服務兩岸的和平發展,正是合乎兩岸經濟社會融合、共創共用共榮大趨勢的智選。而在兩岸關係面臨新挑戰和兩岸持續「冷對抗」的敏感時刻,蔡當局挑起該事件,是為了進一步在島內壟斷兩岸關係的話語權和操作空間,削弱支持「一中認同」的政治力量,為兩岸和平統一增加障礙。在大陸「反獨促統」力度日益強化的語境下,這類針對企盼兩岸統一力量的欲加之罪,無疑是對兩岸關係的直接挑釁。看似暴虐的「綠色恐怖」實質上反映了蔡當局在兩岸關係和內政上四面碰壁而束手無策的「綠色恐慌」。正如前國民黨民意代表邱毅所言,「新黨事件」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間」。
(劉匡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