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9月1日起正式實施,全國各地公安機關設立的6000多個受理點開始受理港澳臺居民的申請,出現了符合條件的人士 「搶頭香」的壯觀場景。
看到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的樣式是不是很眼熟?沒錯,它採用了居民身份證製作技術標準,而且採納了臺灣同胞提出的使用18位身份證號碼的建議,解決了臺灣同胞融入中國大陸的最後一公里。
廈門台商協會會長吳家瑩說,長期以來,臺胞證因證件號碼位數無法與大陸諸多公共服務匹配,給臺胞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諸多不便。筆者也曾見證過,某次與臺灣朋友一起乘火車,筆者憑藉著居民身份證直接上了動車,而臺灣朋友則不得不去人工售票口取票,差點沒有趕上動車。尤其是在大陸節假日時,人工售票口取票的經歷更是讓臺灣同胞叫苦不迭。
除此之外,居住證也讓臺灣同胞真正感受到了兩岸一家親。例如:以前臺灣同胞住宿要求必須是三星級以上的酒店,而現在臺灣同胞憑藉居住證可以住任何一家酒店了,不僅減少了成本,也節省了時間。
其實,居住證的好處不止於此,就如同身體打通了「任督二脈」一般。據瞭解,目前,銀行、電信、鐵路、民航、旅店等領域已經普遍配備了居民身份證的閱讀機具,港澳臺居民辦理居住證後,可以通過閱讀機具進行快速核驗,方便使用。
居住證雖小,但它卻能解決臺灣同胞在大陸生活中遇到很多的問題,將「兩岸一家親」理念貫徹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就是這樣一個有利於臺灣同胞的舉措,臺灣當局極盡阻撓之能事。據親綠媒體《自由時報》2日報導,陸委會雖然表示申領居住證不會有註銷臺灣戶籍的問題,但已著手研議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要求已申辦居住證者回台登記,並對其擔任重要公職或參政權益採取管制措施。「台獨」團體甚至揚言,當局應以「雙重國籍」規定管理申領居住證者。
筆者對此並不奇怪,民進黨一向是「仇中、反中」。大陸任何惠台政策,在民進黨看來都是針對它的,但是其又沒有什麼有效辦法,都是「打自己的孩子給大陸看」。比如M503事件,導致幾萬臺灣同胞春節無法順利回家過年;「東京奧運會正名」,結果很可能是讓臺灣運動員無法參與任何國際比賽。
正如臺灣「中國時報」發文指出,比起大陸從小處著手為臺胞著想,陸委會從大處著眼威嚇臺灣民眾赴陸的制式回應充滿冷戰思維,毫無助益,更無說服力。
如果長此以往,結果只能是讓臺灣同胞在大陸和臺灣之間進行二選一。如果認為大陸有潛力,想到大陸發展的,不論是就學或就業就不會再回頭了,管他要怎麼限制未來不能服特定公職,也不在乎。還有,台商企業可能減少任用台幹,改聘大陸當地人,也沒有了這些糾葛的問題。
臺灣同胞會用腳來做出最終的選擇。
十八位號碼居住證的意義
1.讓臺灣同胞有了滿滿的歸屬感
此前,大陸一直說「臺灣人也是中國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臺灣同胞感受不到,因為他們與大陸同胞還是有待遇差別的。住酒店要住三星以上的,坐火車不能用臺胞證買票,只能去人工售票口取票。想辦個信用卡也不行,因為臺胞證無法錄入。筆者的臺灣朋友此前就抱怨過,「都說臺灣人是中國人,但是我們根本感受不到,感覺就像是個外國人。」這次居住證的出臺,徹底解決了臺灣同胞融入大陸的問題,也讓臺灣同胞真實感受到「我就是中國人」,與大陸同胞沒有任何區別,一樣也享有「同等待遇」。
2. 打破傳統觀念束縛體現了大陸的高度自信
筆者曾在幾年前詢問過涉台的朋友,為何不給臺灣同胞大陸居民的「同等待遇」呢?他們說,因為兩岸之間還沒有結束敵對狀態,所以不方便給。但是現在,兩岸也沒有結束敵對狀態,大陸卻給臺灣同胞「同等待遇」,這充分體現出當今大陸對解決臺灣問題有高度自信,不管臺灣島內局勢如何風雲變幻,主動權在我,統一趨勢不可阻擋。
居住證雖小,卻拉近了兩岸同胞心與心的距離,也讓臺灣同胞真正感受到了「我是中國人」。
(張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