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剛性政黨轉型並不徹底

台灣民眾黨本月十日舉行第一次黨代表大會,並選出中央委員與中評委。  依照黨章規定,民眾黨共設十五席中央委員,其「立法委員」和直轄市長為當然中央委員,另外透過黨代表選舉,選出餘下席次。民眾黨目前的當然中央委員有台北市長柯文哲以及五位「不分區立委」,餘下九席中央委員由黨代表選出。當日的選舉結果,黨主席柯文哲共提名三名中央委員、二名中評委,結果只有林富男、蔡炳坤二人當選中央委員,而提名的二名中評委皆落選。柯文哲則籍此宣示,民眾黨不會是一人政黨,也不會是「柯粉俱樂部」,以接下來就要建立地方黨部,選出主委、總幹事,和地區服務主任。按照他的說法,民眾黨已經成功地從原先預定的「柔性政黨」轉型為「剛性政黨」。  實際上,從組織形式上看,民眾黨召開黨代表大會,並選舉產生中央領導機構,確實是標誌著該黨已經走完了從原先的柔性政黨轉型為剛性政黨的最後關鍵一步。民眾黨在前年八月創黨時,為了貪圖方便,決定採取柔性政黨的組織形態,對黨員資格的認定寬鬆處理,上網登記就能入黨且免繳黨費,而且承認雙重黨籍。但既然是柔性政黨,就無需選舉黨員代表,因而在按照《政黨法》規定,去年八月二日召開的黨員大會,就必須以全體黨員為基礎計算,要有一半以上的黨員出席。而正因為是柔性政黨的設計,召集一半黨員出席黨員大會有較大困難,倘是連續四年開不成黨員大會,將面臨政黨遭廢止備案的危機,降格為普通的人民團體,不能以其名義參加各類政治公職選舉。民眾黨克服重重困難成功召開黨員大會時,吸取教訓,決定修改黨章,將其組織形態由柔性政黨轉為剛性政黨,今後按照《政黨法》規定定期舉行的黨員大會,是以由全體黨員選舉產生的黨員代表出席的黨員代表大會,這樣就較為容易適應全體黨代表二分之一出席的規定。這才逃過「滅黨」的危機。在選舉產生一百名黨員代表後,於本週日召開黨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中央領導機構,因而在組織形態上,已經滿足了剛性政黨的條件。  其實,民眾黨柔性政黨設計的流弊,在去年一月的「立委」選舉中也充分地暴露了出來。在「不分區立委」選舉中,民眾黨奪得一百五十八萬張政黨票,得票率為百分之十一,獲分配五席「不分區立委」,成為第三大黨,而且在第十屆「立法院」的四年屆期內,每年可以領取七千五百萬元政黨選舉補助金,作為黨務活動經費。但「區域立委」選舉提名十八人,卻全軍盡墨。盡管其主要原因是受到「單一選區兩票制」不利於中小型政黨的客觀條件的限制,但也折射出,在單一應選名額的公職選舉中,難有第三勢力的空間,更難以容納非剛性政黨參與競爭。因此,以上兩大因素,促使柯文哲更改初衷,下定決心將民眾黨轉型為剛性政黨。  不過,民眾黨的組織形態轉型仍不徹底。雖然採用了「群眾—階級—政黨—領袖」的剛性政黨組織模式,並選舉產生了黨的中央領導機關,還決定向黨員徵收黨費,每年五百元,並非高門檻,可以繳交得起(但可能會滋生「人頭黨員」的負面後果)。但繼續承認「雙重黨籍」,則絕對不利於在未來的各項公職選舉中,將吸引選票的號召力達致最大化的努力,可能會出現嚴重的「跑票」現象,因為既然容許「雙重黨籍」,就無法對另投他黨的黨員予以追究以至實施黨紀處分。  或許,促使柯文哲決定將民眾黨從柔性政黨轉型為剛性政黨,可能還有在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過程中,雄心勃勃的民眾黨既然協調不出參選人,以至缺席這場重要大選的教訓。實際上,在民眾黨醞釀參加領導人大選時,從柯文哲到郭台銘、王金平,還有曾經探討與宋楚瑜的合作等,人人都想「坐正」,都不願做「副手」。這固然是受到民眾黨因為剛成立,此前尚未經歷過「不分區立委」選舉並獲得百分之五政黨票得票率的提名條件,而必須遵循選民連署推薦參選人的限制,但正因為是柔性政黨,而難以在短時間內發動及組織選民連署的活動。而且,也缺乏剛性政黨的嚴謹黨內初選規範程序,可以約制規範可能會有的競爭以至紛爭。  「吃一塹長一智」,因而柯文哲促使民眾黨轉型的用意,是真心的,而且也是為了避免「一人政黨」之譏,因此,柯文哲舉薦三名中央委員候選人只是當選二人,提名兩位中評委候選人卻全部落選,與其說是柯文哲提名運作較遲而導致,不如說是柯文哲的精心安排,以力圖證明民眾黨不是「一人政黨」,更不是「柯粉俱樂部」,民眾黨在「沒有柯文哲」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存續及發展下去。   何況,即使是如此,在十五名中央委員,柯文哲作為直轄市長,及由柯文哲提名並當選的五席「不分區立委」是當然中央委員。「柯家班」已經佔了六席,再加上二席由柯文哲提名的票選中央委員,剛好過半。而且,黨主席擁有實質上的「一票否決權」,因而黨的大權仍然掌握在柯文哲的手中。至於中評委,則無關宏旨,柯文哲提名的候選人落選了也無所謂。  但「沒有近慮,也有遠憂」。柯文哲的台北市長任期到二零二二年十二月屆滿,卸任後就不再是當然中央委員。雖然仍然可繼續據位黨主席,但在政治公職上卻處於「空窗期」。在一年多後的領導人及「立委」大選中,可能會「趨易避難」,棄選領導人而參選「不分區立委」,並排名在安全位置甚至第一名。以繼續當然中央委員,並在此基礎上參選並當選連任黨主席。前一段時間突然傳出柯文哲將放棄黨主席,但後來迅速澄清,可能也是要繼續掌控民眾黨的原因。所謂放棄黨主席之說,只是試探反應而已。因而盡管不是「一人政黨」,其實還就是一人政黨。  未來在實踐上,在單一名額的公職選舉上,無論是台灣地區領導人還是縣市長及「區域立委」,第三勢力政黨都將難有所為。民眾黨可能連台北市也保不住,因為這將是國民黨的蔣萬安,及民進黨的陳時中或吳怡農的戰場,黃珊珊都不是提名的對手。只有複數應選名額的選舉,如「不分區立委」,縣市議員等,民眾黨才可以一搏。  有一個重要的細節值得注意,那就是柯文哲曾經的最近身幕僚蔡壁如,提名四人參選中央委員,只有一人當選,這是否與其人在黨代表中的人和不足,或傳說中的自把自為將戶籍遷到高雄市,及與柯文哲出現裂隙有關?  另外,被視為「高虹安人馬」的中央委員參選人,有二人當選,加上當然中央委員高虹安,在中央委員會中就佔了五分之一的三席,因而引發外界質疑郭台銘已經將手伸進了民眾黨的中央領導機構。對此,高虹安強調,絕對沒有所謂的,郭台銘想要密謀來翻黨這種事情。  其實,郭台銘經過去年大選的教訓,即使是要經營政治,也可能不會借民眾黨的「殼」,幹脆自己獨立行事就是了。但似乎也從這次選舉中看出了門道,自己並非是吃這碗飯的能人,還是回到自己的老本行,輕車熟路。實際上,去年投入政治,疏於商務,「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損失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