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初六大區設立與撤銷內幕:決非將帥「封地」

新中國建國之初,全國被劃分為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北、西南六大行政區,實行黨政軍一體化管理。但沒過多久,六大行政區即被撤銷……

主要軍事將帥各領「封地」

進入1949年1月,隨著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相繼勝利,國民黨在長江以北的軍隊損失殆盡,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已成為共產黨的天下,以前以地域命名的野戰軍番號(即西北野戰軍、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和東北野戰軍)已不合時宜。

1月15日,中央軍委下達命令,將原西北野戰軍改編為「第一野戰軍」(簡稱一野),仍以彭德懷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將原中原野戰軍改編為「第二野戰軍」(簡稱二野),仍以劉伯承任司令員,鄧小平任政治委員;將原華東野戰軍改編為「第三野戰軍」(簡稱三野),仍由陳毅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將原東北野戰軍改編為「第四野戰軍」(簡稱四野),仍由林彪任司令員,羅榮桓任政治委員。另將原華北軍區的部隊改編為「華北野戰軍」,作為直屬軍委統帥的戰略機動部隊,後以徐向前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四大野戰軍,雖在1950年作戰任務完成後,先後被取消了番號,但所屬部隊及其主要將領仍按所占地域分別安排轄地。如一野番號取消後,部隊即併入西北軍區,彭德懷為西北軍區司令員,習仲勳任政治委員。二野番號取消後,組成西南軍區,劉伯承為西南軍區司令員,鄧小平任政治委員。三野番號取消後,部隊全部歸華東軍區領導,陳毅為華東軍區司令員,饒漱石任政治委員。四野番號取消後,部隊歸中南軍區指揮,林彪為軍區司令員,羅榮桓任政治委員。

上述四大軍區,連同先後成立的高崗任司令員兼政委的東北軍區,聶榮臻任司令員、薄一波任政委的華北軍區,新中國建國後設立的六大軍區,事實上仍是遷就原有地方軍事系統而設立的。

六大行政區設立

建國之初,對地方軍政機構設置,中共中央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遷就於各大根據地和各大野戰軍,亦即各大山頭客觀存在的現實狀況。正是在這一基礎上,開始時實行了大行政區的管理體制。全國劃分為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北、西南六大行政區,除華北人民政府併入中央外,其他五個大行政區都設有大區一級的行政機構。

在六大區裏,中央局書記、軍區司令員和軍政委員會主席,即黨政軍一把手一肩挑的,有三位。如中南局第一書記、中南軍政委員會主席、中南軍區司令員都由林彪一人擔任;東北局第一書記、東北人民政府主席、東北軍區司令員都由高崗擔任;西北局第一書記、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西北軍區司令員都由彭德懷擔任。

其他如華東、西南,也基本上是黨政軍一體。華東局第一書記、華東軍政委員會主席、華東軍區政委為饒漱石,陳毅為軍區司令員;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軍區司令員為劉伯承,西南局第一書記為鄧小平。

只有華北區的情況稍微特殊一些,如1949年建國前後,華北人民政府主席為董必武,華北局第一書記一度由劉少奇兼任,後才交予薄一波,軍區司令員則為聶榮臻。

但無論如何,經過這樣一種設置後,各大區軍政權力機關,實際上從一開始就是牢牢地控制在中共中央派出機構,即各中央局的領導之下的。

當然,對軍事行動及其建政需要的這種遷就,不可能長期持續下去。

彭德懷受命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離開了西北地區;劉伯承則主動要求去籌建陸軍大學(即後來的軍事學院),離開了西南地區。林彪將原四野主力交給彭德懷帶去了朝鮮,自己以治病為理由去了蘇聯;聶榮臻被任命為代總參謀長,入住中南海,協助軍委處理全軍軍事作戰事務,無暇多顧華北軍區的工作。

於是,建國不過一年時間,六大軍區司令員中,三位最具軍事才能的將領均脫離了自己的軍隊和地盤。聶榮臻雖仍兼任華北軍區司令員職務,其實也離開軍區的具體工作了。

六大行政區最終撤銷

然而,將各大區主要軍事將領調開,還不足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毛澤東從1952年開始,陸續通過各種辦法,把各大區書記,包括鄧小平、饒漱石和高崗,以及在地方上有較大影響的葉劍英等都先後調到北京來,讓他們擔任中央一級的領導工作。1954年,又進一步把大區僅剩的負責的軍事將領陳毅、賀龍等也都調到中央來了。

按時任高崗秘書的趙家梁所說,毛此舉實為「一石三鳥」。第一,各路「諸侯」進京,群英聚集,加強了中央的領導力量。第二,計劃委員會成立,在職能方面平分了中央政府的「半邊天下」,「形成劉(黨務)、高(經濟)、周(外事與統戰)三足鼎立的新格局」。第三,把各大區首領調到自己身邊來,這是砍「山頭」、削弱「諸侯」大權的重要一步,「不失為調虎離山,防患未然之舉」。

事實上,就砍「山頭」一點而言,大行政區的制度容易造成中央與地方權利切割,便利於各大區之間在利益上相互依託,進而向中央鬧獨立性的問題,在1953年的「高饒事件」中充分暴露了出來。

1954年4月27日,高饒事件剛一定性,中共中央就通過政治局擴大會議決議撤銷大區一級黨政機關,各大區行政委員會隨同各中央局、分局一併撤銷。至10月份,各行政大區及其相關黨政機構已不復存在。

(五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