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經濟財政司長譚伯源昨日重申,人力資源政策須兼顧多方面平衡,政府現時執行的人力資源政策雖不能說居功甚偉,但至少沒妨礙澳門經濟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
議員關注人力資源問題
立法會昨日第二日辯論明年經濟財政施政,議員紛就人力資源調整、優化及維護本地人業權益等問題,向財爺提問。
在與人力資源有關的黑工問題上,議員李從正指,今年的施政辯論,勞資雙方對嚴懲違法者有共識。黑工擾亂本澳勞動市場,勞資雙方都要求監禁聘請黑工者,不得緩刑,若政府仍不立法,將有縱容之嫌。他指出,雖然他不反對輸入外勞,現時除外傭外,從內地輸入的外僱亦有博炒的人,藉此收取補償,抵銷中介公司收的取服務費。並強調,輸入外僱有兩個前提,一是必須保障本地人優先就業及待遇不受影響,有向上流動的機會,二是僱主提交的資料不能虛假,如提供虛報聘請本地人的資料,借用或盜用他人資料等等。
李從正希望政府在人力資源政策上取態明確,切忌將勞資雙方放在對立面,確實拿出保障本人優先就業的措施。他指並非僱員只要有糧出,失業率低就能解決一切問題,必須強調本地僱員是打造澳門亮麗GDP的靈魂,是澳門競爭力的支柱。
議員林香生列舉數字質疑外僱輸入有水分。他稱,剔除外傭後,本地輸入外僱6.9萬人,直接影響本地16萬人。但多項數據難以解釋,例如今年1-10月,建築業需求4.8萬建築外僱,當批了1.7萬多人,不過地盤未見停工;申請輸入非專業外僱11.9萬人,相當於全澳門就業人口三分之一,不知是否澳門經濟真的如此火紅。林香生認為,這是政府直接干預勞動市場的結果,拉低了本地僱員薪酬。
林香生稱,輸入外勞的同時應提高本地人的賺錢能力。否則只會引起本地僱員不滿,影響社會穩定。他希望政府和業界支持認證制度。
吳國昌議員重提博企外僱比例的問題,指與博企相關或與博企合作公司的外僱人數,遠超博企外僱佔全數員工20%的比例,令本地人失去這些收入穩定和較高的職位,他促請政府切實履行輸入外勞不影響本地人收入的原則,將龍頭產業職位還給澳門市民。
其他多名議員先後表示,澳門人力資源短缺,的確需要輸入外僱,但也應在內部人力資源調配,優化等方面下大功夫。
財爺:人資政策須顧及平衡
譚伯源強調,政府會考慮議員所提的建議。但他重申,政府處理人力資源問,一直以輸入外僱作為補充本地僱員不足的原則不變,要符合這一原則須達致多方面平衡,首先是經濟發展需要與社會承受能力平衡。他稱今年本澳經濟發展預期達雙位數字,分析顯示同時帶來10%的新增職位,在新增勞動力方面,本地就業人口只增加7千人,當中有離校生、內地移民及重返勞動力市場人士,加上1.5萬新增外勞,總共增加也才2萬多人。
其次,政府亦須考慮僱主與僱員間的利益平衡,僱主希望有足夠人手發展業務,僱員希望保障就業權益、職位安全及薪酬不受影響等。
此外,政府還需顧及行業間的平衡、不同規模企業之間的平衡等。
譚伯源強調,政府除堅持審批原則外,亦考慮各方面的申請,須從宏觀角度處理人力資源問題,堅持“嚴格控制”及“有序發展”的方針保持經濟有序發展。他希望社會能從宏觀領域看待本澳的人力資源政策。
他稱,雖然不能說政府所訂的人力資源政策為社會做出了大貢獻,但是現行人力資源政策至少沒妨礙澳門社會的諧建和發展。但但承認人資政策仍有改善空間。
博企本地僱員向上流動改善
致於博企人力資源的問題,譚伯源說,政府計算博企外僱比例是以整個博企集團作為基數。他以酒店業為例,指出本澳酒店業過去4年增加了2萬名本地全職僱員,增幅48%,但同期酒店房間增幅才4成,反映本地人在酒店業就業繼續改善,並未因輸入外勞影響就業。
譚伯源指出,政府一直留意本地人向上流動的變化,博企本地員工向上流動持續改善,現時基層管理人員的外僱比例下降至13.6%、中層為16.5%,高層為3分1。雖然高層比例較高,但主要原因是部分高層為股東,而且實際數字上這個3分1總共也才170多人。
議員不同意外僱沒衝擊本地人
關翠杏議員表示理解譚伯源對對人力資源方的解說,亦承認政府面對困難,做了不少工作,但是她不同意“輸入外地僱員沒有衝擊本地僱員”的說法。她認為勞動力由供求決定價格,不斷輸入外僱肯定會壓抑部分行業僱員收入。她引述官方統計數字說,現時仍有3.5萬本地僱員月入6千元以下,莊荷及職業司機可保持較高收入,也是工聯堅持不能輸入外僱的結果。
關翠杏促請政府除重視人力資源政策宏觀理念,亦須多些關注勞動力市場存在的問題。她認為本地人向上流動,不應只局限於博彩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