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風風火火的抗疫大戰之中,澳門顯得風平浪靜。疫情幵始至今,加上輸入病例在內,確診不過45例,至今無死亡病例,中間還曾有40天保持“清零”狀態,算得上抗疫“優等生”。雖然土地面積小,但澳門也是一個連通世界與中國的國際都會——這樣的成績單,是怎樣取得的?
我成長於中國內地,之後在世界各地工作,去年到澳門工作,親身體會了這個“小地方”的不一般之處。
以口罩為例。在很多地方,口罩一-直嚴重短缺,經常斷供。但在澳門,特區政府在疫情剛剛爆發的1月23日就宣佈了 “保障口罩供應澳門居民計畫而且為了不增加國家負擔,自己在全球進行採購。這樣的“先見之明”,使澳門的口罩供應一直充足有序,不需要自己操心。本地居民和我這樣的“藍卡”(外地雇員身份識別證)持有人,花8塊澳門元(約合7元人民幣)就可以在指定藥店買10個口罩,並以10天為一個週期迴圈,之後可以再次購買。由於計畫較早、儲備充足,特區政府不但沒有向國家要求供應,反而有餘力向珠海捐贈了 5萬個口罩。
另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舉措,是特區政府果斷在疫情初期的2月4日,就宣佈暫停博彩業活動15天。眾所周知,博彩是澳門的支柱性行業。暫停營業,意味著政府第一時間在人民生命安全和經濟之間作出了明確取捨,令人敬佩。
2月9曰,澳門民意調査研究學會公佈了“澳門居民對新冠肺炎疫情意見調査統計報告”。近九成的受訪者對政府應對疫情的表現“滿意”,並認為政府做得最好的方面在於“ 口罩供應”、“娛樂博彩業活動暫停”和“反應迅速”,八成人因此相信“疫情可控”。
讓我感到特別曖心的,則是澳門幫扶弱小、共渡難關的社會氛圍。政府早就考慮到了保障民生的問題,因此一切生活物資供應正常,沒有“囤貨”必要。疫情期間,申領經濟援助的弱勢家庭,還額外從政府多收到了兩個月的援助金。
我所在公司在澳門是大型企業,雖然本身業務也受到疫情影響,但仍然與其他大企業一起,出資認購中小企業疫情防控債券,幫助更弱小者渡過難關。
澳門回歸袓國20周年之時,曾有內地媒體總結,澳門成功的“密碼”之一,就是“講團結”。這一次,我有了切身感受——澳門能夠波瀾不驚地渡過疫情的原因,正是政府、居民和社會齊心協力,互相幫襯,因此“政通人和”。
經此一疫,身在澳門的我們,安全感更強了,對未來繼續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信心也更足了。後疫情時代,安全感,可能是一個國家和地區最重要的“軟實力”。這一點上,澳門未來可期。
(《博客天下》 符小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