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在美國夏威夷珍珠港,美軍舉行了將「太平洋司令部」更名為「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暨卸任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裡•哈里斯與新任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菲利普•戴維森的交接儀式。
戰區「更名」加戰區司令部「易帥」,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福德均來到現場,雖然儀式時長不到20分鐘,卻是美軍歷史上的重要時刻。
美國區域地緣戰略已發生重大改變
經過二戰後70多年的發展演變,美國現有覆蓋全球的一級聯合作戰司令部共10個。其中四大職能司令部分別是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美國戰略司令部、美國運輸司令部和美國網絡司令部;六大戰區司令部分別是美國太平洋司令部、美國歐洲司令部、美國中央司令部、美國非洲司令部、美國北方司令部和美國南方司令部。
美國太平洋司令部組建於1947年,主要負責太平洋區域的安全與防務。其力量規模、責任區域以及覆蓋範圍,都是六大戰區司令部中最大的。由於此前美國並未明確由哪個戰區司令部負責印度洋地區,印度洋地區的安全與防務實際上是由太平洋司令部負責,但由於其並不具備與太平洋地區同等重要的地位,故並沒有對外明確太平洋司令部負有此項責任。
5月21日,美國國防部發言人羅布•曼寧上校稱,美國國防部可能很快會將「太平洋司令部」改名為「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太平洋司令部的更名並不會改變其現有的責任劃分。這一表示等於承認此前印度洋地區由太平洋司令部負責,但更名「能更好地概括該司令部目前所負職責」。
由美軍最高專業指揮機構國防部和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最高級官員共同見證戰區名稱改變,以及明確印度洋地區由新的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負責,說明印度和印度洋地區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地位明顯上升了。
6月2日,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承認:「美國已經擴大了(對地區的)介入,深化了整個地區的相互聯繫。」此處所謂「擴大」,應該包括從「亞太」到「印太」的拓展。
美國決定將太平洋司令部更名為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標誌著二戰後美國區域地緣戰略的重要改變。促成這一改變的是區域地緣經濟、地緣政治等綜合因素的深刻變化。
就地緣經濟而言,印度洋、太平洋地區有世界近一半人口,囊括充滿活力的東北亞、東南亞以及資源豐富的中東和非洲。印度洋、太平洋地區已成為世界經濟的引擎、全球消費品的主要產地和銷售地。印度洋正成為世界最繁忙和最具戰略意義的貿易走廊。
就地緣政治而言,中國作為迅速崛起的經濟體和戰略實體,其文化、政治價值,以及實現發展繁榮的道路、方法、路徑、理念等,都與以美國為主導的西方世界不一樣。這本是世界不同國家發展道路豐富多彩、文化特色交流融合的自然現象,但美國的政治精英和執政團隊中的一些成員,卻以排斥和對抗的視角看待這一現實,將其視作對美國價值和政治體系的「挑戰」甚至「威脅」。美國認識到,單憑自身的資源與實力,已經無法與這樣的趨勢抗衡。
無論地緣政治還是地緣經濟,都需要地緣戰略的支撐。這使得美國傳統上不太重視印度和印度洋,以及將太平洋和印度洋分開獨立審視的思維不得不發生轉變。如今,無論理論界、政策研究界,還是政界、軍界,都激發出將太平洋與印度洋看作整體的戰略視角。在特朗普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國防戰略》報告中反覆強調「印太」,形成實際上的地區戰略從「亞太戰略」向「印太戰略」的轉變。
儘管幾十年來美軍一級聯合作戰司令部的數量和構成都在不斷演變,但將最大的戰區司令部太平洋司令部更名擴域,在1947年戰區組建後尚屬首次。
落實「印太戰略」的「代言人」和執行主體
美國的地區戰略從「亞太戰略」向「印太戰略」轉變,落實新戰略的「代言人」和執行主體勢在必行。
在戰區司令部的更名儀式上,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表示:「印度洋-太平洋地區對於全球海上安全至關重要,兩洋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為了應對美國2018年《國防戰略》報告所闡述的美國在這一地區所面臨的諸多挑戰,國防部作出更名的決定,這展示了美國維護這一地區的穩定、開放與繁榮的堅定決心。」
新上任的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戴維森深感責任重大:「美國2018年《國防戰略》報告中列舉的五項戰略挑戰中,四項與印度樣-太平洋地區有關。這要求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繼續強化防禦及打擊能力。同時,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將繼續深化與地區盟友的關係,並努力結成新的夥伴關係。」
此前,菲利普•戴維森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美國在太平洋地區前沿力量太過薄弱,呼籲增加在亞太前沿的兵力部署。5月22日,美國海軍追加部署的第三艘宙斯盾驅逐艦「米利厄斯」號抵達日本橫須賀基地。5月23日,美國國防部取消早先已經發出的對中國海軍參加「環太平洋-2018」軍演的邀請,而越南、斯里蘭卡等國首次受邀,這應該是戴維森所謂「結成新的夥伴關係」的一部分。5月29日,以日本橫須賀基地為母港的「里根」號航母打擊群開始年度巡航。
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在《2019年國防法案概要》中強調,通過「印度洋-太平洋穩定計劃」加強美軍在這一地區的規劃,為相應規劃提供必要的軍隊、軍事基礎設施和後勤能力提供資金。美國著名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埃裡克•塞耶發表文章提出建議:向日本增派航母的時機已經成熟。
達成戰略目標面臨實質挑戰
多年來,美國的任何地區戰略的實現,都依賴與地區盟友的合作。這一點恐怕不會因為美國現任領導人的四處點火和對包括盟友在內的他國咄咄逼人的氣勢而改變。但美國的地緣戰略正面臨實質性挑戰,即在美國自己風風火火推進「印太戰略」時,其地區盟友卻表現得非常冷靜和理性,並不像過去那樣聞風而動、隨之起舞。
從「亞太戰略」改變為「印太戰略」也好,將戰區司令部從「太平洋司令部」改名為「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也罷,突出印度和印度洋方向的地位與作用是其重要內涵。此前,有的美國媒體別有用心地渲染所謂中國圍堵印度的「海上珍珠鏈戰略」,也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挑唆作用,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事實本身的發展,印度開始變得理性起來。
目前,印度朝野逐漸形成戰略共識:維護邊界和平與安寧是發展中印關係的先決條件;中國崛起是印度的機遇而不是威脅;中印是「夥伴」而不是「對手」。美國「印太戰略」的另一個關鍵國家是日本。最近,中日關係在經過長達7年的低迷之後觸底反彈。
事實上,美國將「亞太戰略」向「印太戰略」拓展自身也面臨著結構性難題。目前,美國在本地區所面臨的傳統安全挑戰仍然集中於西太平洋地區,美軍的兵力投送方向仍然是從本土到西太平洋地區,印度洋周邊地區只是這一方向的延伸。如果西太平洋地區資源本來就吃緊,再將前沿部署兵力轉移至澳大利亞和印度洋周邊,在政治上不利於美國鞏固同盟體系,在軍事上也難以構建新的作戰體系。
作為新上任的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菲利普•戴維森必須面對的一個事實是,他所掌管的戰區是與中國接觸最多的戰區,他所面對的最重要挑戰,是在戰略競爭框架下穩定中美軍事安全關係。而且這一關係已經不再由美國單方面來定義。
軍事是政治的繼續。正如戴維森自己所意識到的:「我肩負艱巨使命。」但他所擁有的政治資源、軍事資源,以及所能發揮的空間,都有日益捉襟見肘之嫌。如何以有限的資源實現美國的地區戰略目標,靠譜的辦法是在保持一定張力的條件下,搞好與中國的軍事關係。毫無疑問,對抗比合作需要消耗更多的資源。肆意挑釁中國不僅不會給他的任職加分,還會惡化中美軍事關係甚至危及中美關係。這樣的結果不僅是他,也是中美雙方不可承受之重。
(吳敏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