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隨著時代的發展,公祭已成為“全國性”的活動而不再為某一地區專屬,使“公祭風”在中國內地日盛,也令內地對於“祖先”資源的“爭奪”幾近白熱化。
公祭黃帝鬱慕明敬獻花籃
中新社黃陵4月4日電 ,壬辰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4日在陜西黃陵橋山軒轅殿前廣場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農工黨中央常務副主席陳宗興,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台灣新黨主席鬱慕明等來自海內外萬餘名炎黃子孫齊聚橋山,祭拜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軒轅黃帝。
公祭黃帝陵起源於春秋時期,唐代被列為國家祭典,此後一直為中國歷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黃帝的場所,至今世代相傳,綿延不絕。清明節公祭已是中華民族傳統祭祀大典。
在有九五之尊含義的9時50分,公祭典禮正式開始,集體肅立,擊鼓鳴鐘。在古雅、肅穆的傳統樂曲聲中,全國政協副主席、農工黨中央常務副主席陳宗興,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台灣新黨主席鬱慕明向黃帝像敬獻花籃,並行三鞠躬禮。來自中央政府各部委和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的代表,以及港澳同胞、海外僑胞的代表,依次向軒轅黃帝敬獻花籃。
陜西省省長趙正永恭讀祭文:吾祖軒轅,厚德無量。初創文明,靖康八荒。修文六合,天下安祥。鴻勳遠祚千古,懿德永垂萬方。
與往屆相比較,此次清明公祭禮儀有所創新,典禮議程增加80名兒童集體誦《黃帝謠》環節,歌頌黃帝開啟中華文明的功德。同時,新增台灣青年參與樂舞告祭的合唱。今年的告祭樂舞共有四個部分,即《序•心香》、《雅•雲翹》、《風•土德》、《頌•龍幟》。以莊穆、古樸、文雅、親和的方式,演繹中華兒女頌揚黃帝功德、慎終追遠、振興中華的夙願。
壬辰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由中國國務院僑辦和陜西省政府共同承辦,這是中國國家部委首次參與承辦,將進一步加強與海外僑胞的聯繫。典禮上,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何亞非代表國僑辦敬獻花籃。
紀念文化先賢中華世紀壇舉行
中新社北京4月4日電,2012清明節紀念文化先賢儀式4日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舉行。
中華世紀壇的“名人雕像館”于2011年清明節時落成,包括孔子、屈原、梁思成、徐悲鴻、鄧稼先、梅蘭芳等春秋時期至近現代的40位中華文化名人青銅雕像,涉及文化、藝術、哲學、教育、醫學建築、科技等多個領域。
來自北京各大、中、小學的500多名學生代表結隊來到聖火廣場,他們將自己手中一枝枝鮮花敬獻在中華聖火前,體現著中華民族薪火在這裡相傳、中華民族先賢精神在這裡永駐。
梁思成夫人林洙及其子女、梅蘭芳家屬、徐悲鴻之子徐慶平、鄧稼先子女等家屬來到現場參加紀念活動。在徐悲鴻銅像前,徐慶平現場向徐悲鴻中學的孩子們進行“感恩教育”。
前北京市政協副主席朱相遠表示,中國的“祖先崇拜”在此刻顯得更具親情,40位文化先賢的雕像雖挂一漏萬,但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包容精神。
據悉,期間世紀壇還將與希臘駐華使館聯合舉辦了具有學術意義的《老子與蘇格拉底的哲學對話》為主題的論壇和展覽,旨在宣傳中華文化名人在世界文化領域的突出貢獻和深遠影響。
公祭風令“文化遺存”爭奪白熱化
中新社西安4月4日電 ,巍巍橋山,泱泱沮水,壬辰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4日在陜西黃陵橋山軒轅殿前廣場舉行。祭祀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素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與“禮之五經,莫重於祭”之說。隨著時代的發展,公祭已成為“全國性”的活動而不再為某一地區專屬。
據統計,全球華人有規模的“重返黃帝陵”尋根祭祖始於上世紀90年代,十幾年來,前來拜祭黃帝陵的港澳臺同胞與海外華人華僑已逾百萬人次,龐大數字所體現出的民族認同感、凝聚力與向心力,也使“公祭風”在中國內地日盛。有學者指出,這實質上是一種血脈的回歸。回歸的民族符號註定將在人們的尊祖敬宗、慎終追遠和繼志述事的情愫中得到弘揚。
台灣中華兩岸文經觀光協會創會理事長許文彬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透露,今年是他第四十五次來大陸,也是第五次率團前來陜西拜祭黃帝陵。中國人作為黃帝的子孫,早已不僅僅是血統上的觀念,而是一個文化歸屬的概念,是中華民族各個互相認同的表現。
他說,大家都是認同中華傳統文化的炎黃子孫,在清明節向黃帝陵致敬,表達華夏兒女慎終追遠的虔誠心意。
近年來,中國內地對於“祖先”資源的“爭奪”幾近白熱化,河南焦作與湖南炎陵“瓜分”炎帝;湖北竹山、河北涉縣、甘肅天水和山西長治等地均以女媧為尊;黃帝作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在這場“祖先爭奪戰”中亦無法獨善其身。除陜西黃帝陵公祭大典之外,河南新鄭作為軒轅黃帝出生、創業、建都的地方,舉行拜祖大典。目前兩者都升格為“國祭”,亦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不完全統計,2003年以來,已有數十個地方政府直接介入了類似的“公祭”活動,且資金投入日趨龐大。
據了解, 地處秦巴山區的竹山縣斥資1500萬人民幣公祭女媧;紹興公祭大禹投入2億多元;安徽六安公祭皋陶,欲斥資20億元打造古城;河南炎黃巨塑耗資1.8億元……,由此可見,在滿足海內外華人的“尋根”需求的同時,多種元素已悄然滲入公祭之中。
公祭大典遍地開花,在讓人眼花繚亂的同時卻也造成了“公祭疲勞”,公祭炎帝、公祭舜帝、公祭老子、公祭李白、公祭諸葛亮等各類公祭不一而足,縱觀中國歷史,從未有一個時代如當下這般“熱衷”祭祀。
西安市非遺保護中心副主任王智表示,目前中國的社會正處於轉型時期,祭掃黃帝陵,已成為中華民族精神世界的莊嚴典禮及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延續,祭祀先祖是傳承中華文化的一種重要方式,但文化‘空殼化’的弊病,在有些地方形式主義下的公祭中屢見不鮮。
陜西民俗學會副會長孔正一認為,“公祭熱”是本土文化復興的顯現,其內涵是源自對共有祖先的認同。同時,也為中華民族的復興提供精神動力,而“祭拜地”不一致所造成的疑惑不但削弱炎黃子孫凝聚力也違背了公祭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