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立在中國南海之畔,經歷400多年風風雨雨的澳門,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均GDP躍居亞洲前列,澳門越來越多的受到世界的關注,博彩業的發展更使澳門“東方蒙地卡羅”的稱號蜚聲國際。而在這一切的關注和光環背後,澳門是否是文化沙漠的爭論卻一直存在、獨特的澳門文化也才開始受到關注、澳門文化創意產業也才剛剛起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去年在澳門時曾經滿懷深情的說“澳門是個有文化的地方”,但澳門的文化為何沒有如其經濟成就一樣引人注目?筆者認為,根本的原因在於澳門文化還是更多的在本地醞釀和發展,並沒有真正“走出去”。
“文化是一個群體(可以是國家、也可以是民族、企業、家庭)在一定時期內形成的思想、理念、行為、風俗、習慣、代表人物,及由這個群體整體意識所輻射出來的一切活動。從廣義上講是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上是指意識形態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包括宗教、信仰、風俗習慣、道德情操、學術思想、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各種制度等”。從全球發展趨勢看,經濟全球化必然導致文化全球化,文化越來越成為國家之間、區域之間綜合國力競爭的核心要素。而且現在文化往往表現為一種商品,由經濟實力較強的國家或地區輸出至發展中國家或地區,如美國及日本的動漫、電影及商品文化充斥世界的各個角落,在賺取大量外匯的同時,也將該國和該地區的風土人情、生活方式、價值觀念不斷傳播,從而在世界範圍內獲得更高的關注和認同程度。
反觀澳門,長時間的中西文化交流之地,中國文化尤其是嶺南文化與西歐文化經過不斷的碰撞和融合,在澳門形成獨特的風俗習慣、飲食文化、建築、藝術等。不論是春節、中秋等中國傳統節日還是西方耶誕節、復活節都在澳門受到重視;糅合中餐與西餐所長的澳門美食獨樹一幟;中國廟宇、西方教堂相鄰而建又相互借鑒……。凡此種種共同構成了澳門文化的多元化,而且這個多元化還不是結果,而是不曾間斷的過程,巧妙的融入澳門人的生活細節裡。本澳文化的特色和豐富多樣為文化產業提供了深厚的挖掘礦脈,而且文化產品的輸出也會帶動本澳文化的傳播和影響力的擴大。但是另一方面筆者認為,如果缺乏對本澳文化的基本瞭解,就難以理解和接受本澳文化產品所蘊含的意義,何況本澳的文化產業才剛剛起步,所能起到的文化推介作用還有限。所以,本澳的文化推介和文化產業發展應該相輔相成,且當前首重文化的推介。通過與內地及世界上其他國家、地方進行文化交流,讓澳門的文化走出去、在世界上露面,使人對本澳文化有印象和瞭解。繼而以文化產品跟進,加深對本澳文化的認識以及對本澳文化和文化產品的接受。如若不然,本澳恐怕會空抱著豐富的文化資源“金山”而無法用好。
當然,筆者所認為的只是適合本澳的一種可能,世界上也有不少的國家和地區,先是因為文化產品的輸出而使本國或地區的文化傳統受到關注,繼而形成良性發展的案例。不過正如前所述,現在本澳文化產業才是起步階段,無論是經驗還是人才上都有很大不足,恐怕難以出現擔此重任的文化產品。
既然我們說到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性,那麼肯定要考慮如何走出去。這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卻應當是對內而言,澳門人應該首先看得起本地文化,在對待外來文化上應該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精神或接受、融合進本澳的文化體系或揚棄不管,從而使得本澳文化的多元性進一步增強,為之後文化的走出去和為人接受做好準備。而非全部接受外來文化潮流的影響。同時更要以人為本,儲備文化人才,增強本澳文化軟實力。
在文化走出去的過程中,則首先要政府增強統籌能力,整合文化資源,明確重點和目標,制定文化走出去的發展規劃。其次,加大扶持力度,鼓勵文化社團等走出澳門,進行本澳文化的宣揚。再次,拓寬交流管道,充分利用好本地及外地舉辦的文化節慶活動的平臺,一方面吸引人來澳欣賞本澳文化,一方面送本澳文化到外地。總之,只有多管齊下,才能真正促使本澳文化走出澳門,走向世界,豐富本澳除博彩以外的形象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