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一場媽祖文化盛宴   ——2023年海峽兩岸同胞護駕湄洲媽祖金身巡安莆田活動側記

  巡遊踩街、晨拜媽祖、媽祖祭典、文藝表演……連日來,2023年海峽兩岸同胞護駕湄洲媽祖金身巡安莆田活動在莆田各地精彩上演,所到之處,人潮湧動、萬人空巷,掀起一股「媽祖熱」。
  媽祖,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960年)生於莆田,28歲時因海難救助漁民獻出年輕的生命。當地漁民建廟祭祀紀念,媽祖由此成為漁民們共同信奉的海上女神。千年流布,媽祖文化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世界海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迄今全球49個國家和地區建有媽祖宮廟1萬多座,敬仰者達3億多人。2009年,媽祖信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此次巡安活動自9月19日持續至9月28日,途經莆田1縣4區2管委會53個活動站點,總行程400多公里,海峽兩岸600多家媽祖宮廟參與其中。其間,同期舉行海峽兩岸媽祖文創作品大賽、媽祖文創產品展、書畫楹聯展、筵桌展示、特色民俗展演、無人機秀、煙花秀等配套活動,是湄洲媽祖金身有史以來巡安莆田活動規格最高、時間最長、活動最多的一次。
  兩岸民俗爭奇鬥豔
  「恭請媽祖金身起駕!」19日上午,湄洲媽祖祖廟鑼鼓喧天,熱鬧非凡,轎夫穩穩擎起媽祖金身,在眾人的簇擁下離開祖廟寢殿,開啟為期10天9夜的巡安莆田繞境布福之旅。
  電音三太子、千里眼、順風耳等在巡安隊伍前方開道,儀仗隊、儀衛隊等陣頭緊隨其後,身著媽祖服飾的湄洲女與漢服打扮的司禮生分列媽祖金身兩側。巡安隊伍中,除了車鼓隊、舞龍舞鳳隊、英歌隊等莆田、廣東等地的民俗隊伍外,還有臺灣地區的報馬仔、哨角隊、花鼓陣等民俗陣頭,浩浩蕩蕩,蔚為壯觀,共同演繹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民俗文化盛宴。
  來自廣東汕頭的潮陽和平天後聖母英歌隊走在隊伍前端,帶來激情澎湃的英歌舞表演。伴著鏗鏘激昂的鑼鼓節奏,舞者揮動雙槌交錯翻轉叩擊,邊走邊舞,步伐矯健、氣勢如虹。流行於潮汕地區的英歌舞是一種歌頌英雄的民間舞蹈,為國家級非遺專案。隊長馬少偉透露,此次他們一共來了110人,表演者扮成梁山好漢形象,一路走一路跳,辟邪化煞,祈願平安吉祥。
  「嗚嗚嗚……」臺灣臺中大甲鎮瀾宮派出一支31人的哨角隊全程參加此次巡安活動,充當隊伍開路先鋒角色。「哨角是源自閩南地區的民俗吹奏樂器,在臺灣『三月瘋媽祖』繞境進香活動中也作為陣頭出現,很受歡迎。」哨角隊負責人吳錦松說,哨角隊使用的樂器為雙數,跟隨鑼聲的指示吹奏,每次吹三響,代表了向地、向人、向天的告示,寓意平安、祈福。
  此次巡安盛會,臺灣地區有18個縣市近百家媽祖文化機構參加,總人數400多人。中華海峽兩岸一家親交流促進會創會理事長陳漢光帶著10多位會員專程從島內趕到莆田參會。「海峽兩岸一家親,媽祖文化是兩岸同胞重要的情感紐帶,希望通過媽祖文化交流,推動兩岸民心相通、心靈契合。」他說。
  日前發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明確提出「發揮媽祖等民間信仰精神紐帶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的民間信俗交流活動」「支持閩臺媽祖宮廟聯合開展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專案『媽祖信俗』保護行動,共用保護成果」。
  「巡安活動為兩岸人民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文化交流機會。」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董事長林金贊說,相信有了兩岸同胞的共同參與,媽祖信俗會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傳承。
  媽祖祭典震撼來襲
  25日上午8時20分,莆田市體育中心內編鐘奏響,旌鼓擂動,一場盛大的媽祖祭典拉開帷幕。迎神曲悠揚響起,主祭人、陪祭人著傳統禮服,手持素香,虔誠進謁,祈願國泰民安、世界和平。隨著古樂奏響,身著漢服的少男少女翩翩跳起八佾舞。舞姿或妙曼或雄武,舞蹈語彙表達媽祖捨身濟難、慈海護航的內涵,體現了媽祖故鄉的傳統舞蹈特色。
  祭典全程近40分鐘,分迎神、初獻、亞獻、終獻、送神5個樂章,莊嚴肅穆,氣勢恢宏。這是湄洲媽祖巡安莆田活動期間舉行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一場媽祖祭典,吸引了眾多觀眾到場觀看,還有大量網友進入直播間線上觀看和互動。當天首次在現場目睹媽祖祭典盛況的莆田市民小郭驚歎不已:「媽祖祭典滿滿的儀式感,真的被震撼到了!」
  巡安期間,北高黃金珠寶文化館、涵江區人民公園、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和仙遊縣工藝博覽城也先後舉行了4場媽祖祭典,場場爆滿,熱勢難擋。
  媽祖祭典作為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媽祖信俗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黃帝陵祭典、祭孔大典並稱為「中華三大祭典」。媽祖祭典歷經千年傳承,在南宋初期就形成「初獻、亞獻、終獻」的儀式等程式,是歷代朝廷禦祭和民間祭祀的完美結合。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媽祖被列為「春秋諭祭之神」,編入國家祀典,祭祀規格進一步提升,與天子同享八佾之舞,春秋兩祭。
  2006年5月,湄洲媽祖祭典以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和歷史、航海、宗教、民俗、藝術等價值,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媽祖文化的發祥地湄洲島,每年媽祖誕辰日、羽化升天日及媽祖文化旅遊節等重大節慶活動,作為重頭戲的媽祖祭典都會依例上演。祭典場面恢宏大氣,古風濃郁厚重,氣氛莊嚴肅穆,具有強烈的震撼力,特別是樂舞和音樂的藝術氛圍渲染,使其達到一種情感交融的境界。
  今年5月1日,由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制定的《媽祖祭典》團體標準,在全國團體標準資訊平臺正式發佈。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副董事長吳國春表示,《媽祖祭典》團體標準的發佈,標誌著媽祖祭典步入標準化新階段,讓媽祖祭典活動更加規範化,進一步推動媽祖文化活態保存、傳承、傳播和發展。
  媽祖文創頻頻「出圈」
  媽祖公仔、媽祖娘傘、萌媽徽章……巡安期間,沿線多個駐蹕站點設置海峽兩岸文創集市,集中展示銷售媽祖主題文創產品,既傳承弘揚媽祖文化,又滿足市場消費需求。
  24日晚,在人潮擁擠的莆田市體育中心廣場上,臺灣牙神季、神緣起物、湄洲媽祖文創等多個兩岸文創攤位一字擺開,人偶手辦、小掛件、手機袋等眾多媽祖文創產品映入眼簾,種類繁多、琳琅滿目。這些融合媽祖文化、海洋文化、民俗風情等元素的文創產品,展現出媽祖文化的深厚底蘊。市民遊客們在觀看巡安民俗表演之餘,也領略了一番兩岸媽祖文創產品的別樣風采。
  臺胞葉志鋒的文創攤位上,一款名為「五行媽祖咖啡」的媽祖文創產品,吸引了不少年輕顧客前來諮詢選購。「受湄洲媽祖祖廟金木水火土『五行媽祖』啟發,我們調製了這款擁有五種不同口味的掛耳咖啡,挺受年輕一代喜愛。」葉志鋒說,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媽祖文創產品的設計推廣理念也是相通的,相信大家可以一起把媽祖文創產品越做越好。
  荔城區北高鎮是著名的黃金珠寶首飾之鄉,全鎮有5萬餘人從事黃金珠寶相關產業。湄洲媽祖金身巡安北高期間,當地不少在外打拼的黃金珠寶商特地趕回家鄉助陣。北高青創會會長劉國松介紹,傳承千年的北高古法細金技藝,常應用於加工製作媽祖平安吉祥物等黃金配飾。這些年,北高眾多黃金珠寶匠人致力於將媽祖文化融入黃金珠寶產品,助力媽祖文化活態傳承。
  此前,作為巡安盛會的配套活動之一,2023海峽兩岸媽祖文創作品大賽已正式啟動。大賽要求創作者圍繞媽祖文化及湄洲媽祖諸多關聯元素,發揮創新思維與想像力,著重挖掘、設計和研發具有新文旅消費特性的文創產品;作品在體現媽祖文化內核的同時,突出實用性、創新性、藝術性、時尚性。
  近年來,兩岸不少文創企業圍繞媽祖文化推出主題文創產品,進一步豐富了媽祖文化的展示形式和內涵。在莆田學院文傳學院副院長帥志強看來,當今文創產品的主要消費者是年輕一代,他們更喜歡追求「潮」「萌」「酷」等流行元素。「打造媽祖文化IP,一頭賡續中華文脈,一頭連接時代審美,努力讓媽祖文創產品潮起來。」他說。
  (陳盛鐘 許雙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