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唔聲唔聲,嚇你一驚」。就在其奪得「二零二四」大選投開票前夜的凱達格蘭大道路權,許多人都以嘲弄的口吻預測其「塞不滿凱道」,可能只有一兩萬人參加,因而將會對「柯吳配」支持者翌日的投票意欲產生負面影響之際,柯文哲卻在南台灣有如「平地一聲雷」,連續舉辦了兩場聲勢浩大的造勢大會,其中在高雄市岡山舉辦的模仿當年韓國瑜「三山造勢」的那一場,雖然尚未及於當年韓國瑜在同一地方聚舉辦造勢大會的規模及氣勢,但也足以讓人刮目相看。因此,有不少寄望催發「棄保效應」的朋友,頓生不樂觀情緒。
柯文哲受到「塞不滿凱道」之辱後,並不氣餒,「靜靜地起革命」策劃了由南至北的六場全台大型造勢大會。其中第一場於十二月十六日就直搗民進黨「鐵票倉」也是賴清德「本命區」的台南市,反應意外地熱烈踴躍,整條尊王路都塞滿了,人頭湧湧。柯文哲、吳欣盈「大進場」時,花了數十分鐘才成功到達主席台,場面相當震撼。當地警方統計參加人數共超過一萬人,而按照慣常慣例,實際入場人數往往是警方公佈數據的二三倍,因而相信有二三萬人參加。這個陣容,與國民黨以往在台南市進行的造勢大會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個陣勢,鼓舞了國民黨籍的昔日「挺韓五虎將」之一,現已轉為支持柯文哲,並正在策劃岡山造勢大會的陳清茂,在現身柯文哲台南大造勢時,一出場就連喊三次「爽快」,並聲稱其規劃在十二月二十三下午在高雄市岡山舉辦「柯粉」、「韓粉」、「郭粉」的「三粉聯合」造勢活動,希望能夠達成甚至超過當年韓國瑜「三山造勢」之一的岡山造勢的規模。民眾黨為了支援陳清茂,特意發出「第一號動員通知」。
十二月二十三日在高雄市岡山區河華路前鋒路舉行的「三粉大造勢」,該長約一點五公里的路段,擺放了一萬八千張椅子全部坐滿,周邊站立的參與者倍數地多於坐者,現場支持者滿到看不見盡頭,因而估計有超逾四萬人參加。雖然陣勢稍遜於當年韓國瑜在岡山的造勢大會,但考慮到當年韓國瑜是參選高雄市長,與當地民眾存在著高度的連結性;而柯文哲此前只是台北市長,很少經營南台灣尤其是高雄市,而且也並非是「全台性」的政治人物,因而能夠聚攏到如此多民眾參與,確實是令人出乎意外之外。值得注意的是,民眾黨由於「荷包澀涸」,沒有能力像國民黨、民進黨那樣租賃旅遊車及提供飯盒動員民眾參與,因而當日的出席者多是自發參加,實際上在散場後,出席者都是步行離開,有如夜間散步。
在「綠到出汁」的高雄市,現場支持者揮舞著「青天白日旗」與民眾黨的旗幟,這就形成了政治意涵的強烈反差,亦即不贊同民進黨政治理念者眾多(民進黨的集會極少出現「青天白日旗」)。支持者熱情高喊「唯一的選擇柯文哲」,而柯文哲上台時強調民進黨政府貪腐連連,這次一定要集中選票讓他們下台,凸顯了其政治意向及戰略目標與國民黨基本一致。
柯文哲的「突破」及「挺進」濁水溪以南,可以說是一個奇蹟。而在「附白小雞」紛紛回歸國民黨之際,屬於國民黨高雄市黃復興黨部的「大韓粉」陳清茂,卻是「棄藍投白」,也讓人思考並擔心,在侯友宜與賴清德的民調已經進入誤差範圍,輸贏只在三十至五十萬票之間,人們普遍寄望於催發「棄保效應」,柯文哲支持者中的「淺藍」及中間選民「棄柯投侯」,以實現「逆轉勝」,促成「下架民進黨」的關鍵時刻,卻在南台灣發生可能會與這個願景忤逆的現象,是否將會令到實現政黨輪替無望?
看來,這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方面,即使是在南台灣,「下架民進黨」也已經成為非綠支持者的共識,但這些非綠支持者並非都是國民黨的支持者,不一定會將手中的選票投給侯友宜。甚至曾經在二零一八年的高雄市長選舉中,曾經以「應當讓高雄市換黨換人試試看」的心理支持韓國瑜的非綠選民,因為後來韓國瑜在尚未兌現其競選諾言的情況下就參選台灣地區領導人,而對國民黨沒有好感。因此,國民黨將難以開拓這部分票源。
另一方面,這部分非綠選民,卻又懷有「下架民進黨」的強烈意願。而且從歷史上看,高雄市尤其是縣市合併的小高雄市,民進黨的實力並非很強,實際上直到現在,高雄市還是國民黨員最多的縣市。民進黨奪得高雄市的管治權,是依靠「奧步」手段。前一次是製做「緋聞錄音帶」,爭取連任市長的吳敦義僅以四千多票落敗;後一次是製做「走路工事件」實施突襲,使得泛綠選民義憤填膺紛紛出來投票,而原本有意投給國民黨提名的黃俊英的若干中間選民,卻因此裹足不前,一來一往,選情急轉直下,多日來在民調中始終保持領先的黃俊英,最後竟以一千一百一十四票,即不足千分之二的些微差距飲恨。而這兩次「奧步」事件,在後來都證實是「冤假錯案」,但謝長廷、陳菊已經分別出任市長許久,無法「翻盤」。而「社運老將」陳菊深諳籠絡民心之策,從此之後高雄市才是「綠油油」。
但民進黨盤踞高雄市太久,卻是治市無能,導致曾經繁華的「港都」衰落,非綠民眾早就有「下架民進黨」之意。因而當「韓流」刮起後,國民黨提名的高雄市長候選人就以摧枯拉朽之勢,在高雄市實現了「藍天換綠地」。如果韓國瑜是在高雄市造出成績後才爭取「更上層樓」,可能高雄市的政治生態又是另一種模樣。
在此情況下,柯文哲的在南台灣崛起,反而扮演了國民黨無法達成的角色,就是在南台灣牽制住民進黨,尤其是其「深藍」的表態,可能還將能拉走部分已經不耐民進黨的支持者的選票。因此,雖然在南台灣難以催發「棄保效應」,卻因柯文哲發揮了對賴清德的牽制作用,並與侯友宜在北中台灣實行「南北夾攻」,未必不利於侯友宜。
兩岸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