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過橋」是否預兆跨海通道建設畫上句號?

  定名為「澳門大橋」的第四跨海通道,將於十月一日下午二時通車,車輛屆時可經澳門大橋的多個出入口往返新城 A區、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人工島及氹仔北安一帶。當局表示,澳門大橋啟用後,由路氹往返人工島的交通路徑預計由友誼大橋轉移至澳門大橋,新路徑較經友誼大橋縮短約三公里,行車時間節省約三至六分鐘,亦會分擔友誼大橋高峰時段約三成車流。澳門大橋作為澳門特區「雙環雙軸快速通道」中的重要「一軸」,是構建澳門城市交通體系的關鍵節點,也是港珠澳大橋口岸人工島交通流的重要疏導路徑。通車後將大幅降低澳門城市道路網壓力,對於進一步加強澳門內外交通聯繫、便利粵港澳居民出行具有重要意義。
  為慶祝「澳門大橋」落成通車,特區政府除了是於當日上午十一時舉行「澳門大橋落成典禮」之外,郵電局也將於當天正式發行「澳門大橋」郵票。
  其實,在「澳門大橋」在正式通車之前,就已經有人「率先享用」。由體育局主辦的「齊賀澳門大橋開通健步行」,於明日上午八時舉行,全程約六公里,中途不設離場通道,將有二萬多人參加。這將是「空前絕後」之舉。儘管澳氹大橋允許行人上橋,但只是「零零星星」個人過橋,而不是「萬人齊步」,因而「齊賀澳門大橋開通健步行」的集體上橋是「空前」;而在此後,除非是今後有什麼特別的活動,澳門大橋與友誼大橋、西環大橋一樣,是禁止行人上橋的,因而是「絕後」。
  不過,在澳門的第一座跨海大橋——澳氹大橋通車時,也是以「行人代替汽車」的方式舉行通車典禮的。當時是邀請幾位年紀最大的老人「打頭陣」過橋。現在於澳門大橋正式通車前,舉辦「齊賀澳門大橋開通健步行」,同樣也是以「行人開路」,頗有「周而复始」的意涵。不過,當年是突出「老人」,現在是全民尤其是以青壯年為主。因而這個「周而復始」就帶有「螺旋式上升」之意。
  但也有人擔心,這個再次使用以「行人代替汽車」的方式舉行通車典禮的安排,是否寓意著澳門與氹仔之間的跨海通道建設,是否畫上了「句號」。實際上,早在二零零五年,時任行政長官何厚鏵在發表新一年度施政報告中,就提出對澳氹大橋的交通改造展開研究,優化澳氹之間的交通接駁條件。二零零六年,特區政府著手進行澳氹海底隧道的規劃和初步設計,並陸續開展相關的國際招標和開標工作。由於海底隧道兩端出入口均需進行填海造地,按有關規定須上報中央審批,也獲得中央的批复。在崔世安出任行政長官時期,該計劃還在緊鑼密鼓地推動。二零一九年土地工務運輸局公佈環境評估第一次公示中的內容指,計劃於澳氹大橋旁興建一條全長二千四百多米的海底隧道,隧道採用雙向六車道設計,限速每小時六十公里,連接澳門半島新城B區及氹仔島新城D區,接駁B區孫逸仙大馬路與城市日大馬路交匯處及D區東西向道路。而新任行政長官賀一誠就職後不久,二零二零年十一月十七日,在發表二零二一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也提到開展「第五通道」的專題研究及後續工作。不過,隨著新城填海區D區計劃的擱置,「第五通道」計劃也沉寂了下來。尤其是今年六月下旬最終出台的《海洋功能區劃圖》,在澳氹大橋一段的路橋隧區大幅縮水。而特區政府在提交立法會公共財政事務跟進委員會文件顯示「澳氹大橋旁建兩個海底隧道」項目季度預算執行率為「零」,意味原在澳氹大橋兩側建海底隧道的「第五通道」規劃很可能經已擱置。
  人們樂見以海底隧道方式興建「第五跨海通道」,除了是希望能夠疏導中區到路氹日益擠塞的交通之外,還因為目前的幾條跨海通道,都是以高架大橋形式設計及興建。而澳門位處南海邊,每年都有數個颱風「光顧」,懸掛八號風球就須關閉大橋,禁止通行。即使是在平時,有時海風的等級也較高,過橋車輛尤其是電單車的危險性較高,因而氣象台經常在報導天氣預告時,都加上一句「大橋橋面風力較強,行車注意安全」。在此情況下,新的過海通道是以海底隧道形式興建,成為全天候通道,才能徹底解決惡劣天氣下市區與離島之間的交通的問題。
  尤其是在氹仔市區已有十多萬居民居住,路氹地區也是澳門博彩業及酒店業的「重鎮」,即使是八號風球高懸,其員工都必須繼續上班當值;一些旅客也有往來兩個市區的需要,或是在拱北/關閘口岸照常開放下出入境。因而就全靠當局臨時開放西灣大橋下層通道「過海」。但只是開放輕型客車通行,大中型客車、貨車及電單車禁止使用,即使如此,也造成「大塞車」。即將通車的澳門大橋,據當局表示設有風障,八號風球也可以行車,但更高的風球,尤其是類似「天鴿」、「山竹」那樣級別的颱風呢?
  這就把澳氹兩地在颱風來襲時的「過海」交通問題擺到相關權責者的桌面上。隨著「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建設,越來越多的旅遊酒店及博彩設施集中在路氹地區,也有越來越多的居民遷居到氹仔市區。這在平時,現時的四條大橋應可應對兩地之間的交通。但在八號風球高懸時,就產生「過海難」的問題了。在理論上,「第四通道」的抗風能力較強,但也因為其走向主要是溝通港珠澳大橋和新城填海區A區與離島之間的交通,仍然未能滿足大部分澳門市區與離島之間的「全天候通行」需求。因此,以海底隧道形式興建的「第五過海通道」計劃,還是應當擺在特區政府的案頭上的。
  另外,作為澳門特區區旗、區徽圖案組成元素之一的澳氹大橋,建成通車已經半個世紀,而且因為是以「摩擦樁」作基礎,難堪重荷。雖然特區政府極為重視對澳氹大橋的監察維修,而且只准公共交通車輛通行以減低負荷,但畢竟承受能力有限。最怕萬一有什麼「冬瓜豆腐」,組成澳門特區區旗、區徽圖案其中一個元素有損,讓部分信奉「風水」的市民可能心裡會戚戚然。如果有「第五通道」,將原在澳氹大橋行走的機動車輛移動到此過海,澳氹大橋只作為行人和非機動車輛的過海通道,就將能增加其「壽命」,讓區旗、區徽圖案組成元素都堅如磐石。
  「第五跨海通道」採用海底隧道方案而不是高架橋樑的方案,是政治正確的最佳方案。因為可以繼續突出澳氹大橋的獨立景觀,避免受到身旁的高架橋的干擾,甚至是「喧賓奪主」。而採用盾構機技術建設第五條跨海通道,就可避免對澳氹大橋的地基造成影響。另外,在興建輕軌的市區線路時,使用盾構機技術,而且還是「深挖洞」,就可「避開繞過」那些複雜的地下管線,這就要比明挖式施工要安全及便利的多。
  (發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