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航空業或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鄒玖勝
  澳門國際機場擴建填海工程日前正式啟動,標誌著澳門民航業進入新發展里程。此次填海工程面積逾一百二十九公頃,料二〇三〇年完成。屆時首階段機場年旅客接待力可提升至一千三百萬人次,配合特區政府落實「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助力擦亮澳門國際大都市的「金名片」。
  回顧二○一九年疫情前,機場年接待旅客已超九百萬人次,接近年接待一千萬人次的承載極限。疫情之後,澳門國際機場業務快速反彈。今年首九個月,機場客貨運量雙雙增長,接待旅客逾五百萬人次,恢復至二○一九年同期的八成水準,國際旅客佔比三成七,同比增長一倍。另外機場的空運貨量增速加快,今年首八個月空運貨物量飆升近倍至六萬七千多公噸,相比一九年同期僅兩萬五千多公噸,大幅增長。
  機場業務快速回升,按目前澳門國際機場候機樓的設計,旅客年接待能力約為一千萬人次,尚有發展空間。但回看一九年接待九百多萬旅客,快近接待力的上限。而今年以來,不同的節日檔期刷新了單日旅客量新高,官方已預期全年旅客量將超過三千三百萬目標,國際旅客兩百萬亦能達標,澳門旅遊業回復疫前水準指日可待。如今追求客量規模,還講求來源多元,發展國際旅客市場迫在眉睫。倘若澳門加快開拓國際旅遊市場、增加連通內地自由行城市的直航班次,機場旅客量回到疫前峰值不遠矣,這就凸顯出機場擴建的迫切性。
  事實上,因應發展需要,澳門國際機場自二○一〇年起積極參與編製《澳門國際機場整體發展規劃》。特區政府一六年批准規劃後向中央提出填海申請,二二年十月二十七日獲中央政府正式批覆,正式啟動擴建填海計劃,並於日前正式動工。填海工程將分六個階段進行,涉及擴建客運停機坪、改建滑行道系統和增設快速滑行道。計劃填海面積超過一百二十九公頃,使機場可用面積增至三百二十五公頃,預計二○三○年竣工。工程完成後,飛機停泊位將增至五十六個。首階段機場年旅客接待能力將從一千萬人次提升至一千三百萬人次。承載力的增加和服務設施的優化,將為澳門民航和旅遊業注入新動力。
  開拓國際旅客市場是今屆政府的重點政策之一。當局表明未來在鞏固大中華地區客源市場的同時,會繼續重點拓展東北亞及東南亞客源市場,並有序開拓歐美遠程市場。而這牽涉到遠程航線的開闢。據悉,澳門國際機場積極拓展更多國際航線,今年七月份已新增三家航空公司營運澳門航線,其中包括大韓航空開通澳門至首爾、馬來西亞飛螢航空,以及峇迪航空開通澳門至馬來西亞鬥湖航線。
  其實,對於海外旅客,特別是遠程客,或不以單一地方作為旅遊目的地,多傾向「一程多站」的模式。粵港澳大灣區不同城市群可以利用旅遊優勢互補,建立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在這樣的情況下,澳門國際機場擴建將為區域內航空聯運帶來新機遇,可善用港珠澳大橋,與珠海及香港等鄰近機場加強合作,實現航線互補,或提供更多聯程航線,增強區域航空網絡連通性,提升大灣區航空服務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同時為旅客提供更多更便捷的出行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幾天前,中國民用航空局、澳門特別行政區民航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航處在本澳簽署了《適航審定緊密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和《聯合運行管理合作安排》,為三地在民航領域的深度合作開啟了新篇章,也為提升區域航空安全和效率打下了堅實基礎,展現了未來更加緊密的合作願景。
  《適航審定緊密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是三方在二○一八年簽署的《關於適航審定緊密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的基礎上,為進一步加強內地與港澳在適航審定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而擴大適用範圍,共同致力提高航空安全及環境保護。三方將在滿足國際民用航空組織的適航要求及各自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建立和保持相同或相似的民用航空產品適航標準與審定系統,進而減輕航空業界的經濟負擔。根據備忘錄,合作範圍涵蓋航空產品及零部件設計批准、適航審定相關規章和標準的優化,以及航油航化管理的技術交流等。
  另一方面,《聯合運行管理合作安排》的簽署,則是基於三方對安全運行管理共同關注的基礎上,並且在不妨礙各方依據各自法律法規所承擔的義務前提下,建立聯合安全監管機制。各方將通過資訊共用和技術支持,以及在制定與本合作安排相關的規章、政策和指南時相互諮詢意見,達至提升三地在航空運營中的效率,實現資源共用。
  可以說,此次簽署為深化適航審定與開展聯合運行管理的深度融合奠定基礎,並且有助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內航空產業的發展。
  甚至,進一步引申開,在這股合作勢頭上,內地港澳三地完全可以趁勢在低空經濟產業上探索更多的合作可能。
  目前,中國正大力發展低空經濟。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太、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多個省份也把「低空經濟」寫入地方政府工作報告,搶先佈局上下游產業。香港特區因應而動,現正開放項目申請,明年初將陸續推行試點項目。澳門旅遊業發達,低空通行場景豐富、需求旺盛,低空經濟市場潛力巨大,澳門與橫琴陸路相接,都是發展低空經濟很好的試驗地,低空經濟產業或是澳門航空業新契機。
  所謂低空經濟,是指在垂直高度不超過3000米的空域範圍內,以有人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多領域的綜合性經濟形態。簡單理解,空中修「路」,「天路」織網,讓空域變得與地面一樣「車水馬龍」,催生各類經濟活動。低空經濟涵蓋了基礎設施、原材料生產、技術研發、製造裝嵌、服務保障等多個領域,能與工農業、運輸、旅遊等產業相互結合,形成一個綜合性產業發展新形態,是我國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也是全球主要經濟體競爭的新賽道。
  2021年2月,低空經濟寫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去年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太、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今年全國兩會,「積極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太、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韓鈞表示,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鏈條長,涵蓋航空器研發製造、低空飛行基礎設施建設運營、飛行服務保障等各產業;應用場景豐富,既包括傳統通用航空業態,又融合了以無人機為支撐的低空生產服務方式;在工業、農業、服務業等領域都有廣泛應用,對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具有重要作用,發展空間極為廣闊。
  事實上,在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蘊藏著大產業:在高層建築打開窗戶收快遞,早高峰打「飛的」通勤,吃無人機種的農產品,乘坐eVTOL旅遊……低空經濟的發展紅利,有望在不遠的未來惠及每個人。
  而現在,這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初具規模。據統計,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達5059.5億元,增速達33.8%;今年上半年新註冊無人機近60.8萬架,持有現行有效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的無人機企業總數超1.4萬家。
  2024年被稱為中國「低空經濟」商業化發展的元年。在不久前舉行的珠海航展上,各種低空飛行器大放異彩,可見一斑;據最新消息,中央空管委即將在六個城市開展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試點,六個試點城市初步確定為合肥、杭州、深圳、蘇州、成都、重慶。試點檔對航線和區域都有相關規劃,將對600米以下空域授權部分地方政府。
  另據深圳工信消息,11月5日,深圳市低空經濟基礎設施高質量建設啟動會召開,指出深圳將新增建設5G-A基站超8000個,重點加強對600米以下低空網路覆蓋,逐步形成以5G-A網路為主、衛星網路和民航專網為輔的空-天-地-海融合通信網絡體系,全方位支撐低空經濟創新應用場景落地。
  11月22日,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印發《上海市低空飛行服務管理能力建設實施方案》,其中提出,在優化提升階段(2027年年底前),將全面形成上海市低空公共航路網路架構,累計劃設低空飛行航線不少於400條,低空飛行起降點、通信、導航、監視等配套設施基本建成。相關資訊反映「低空經濟」正在發力起飛。截至目前,全國「低空經濟」相關企業已近2萬家,預測到2026年低空經濟規模突破萬億元。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全國低空產業的發展高地,相關企業主要集中在廣州、深圳和珠海三地。香港特區因應而動,現正開放項目申請,明年初將陸續推行試點項目。而在深港聯動下,大灣區內「跨境低空經濟」有望駛入快車道。澳門旅遊業發達,低空通行場景豐富、需求旺盛,低空經濟市場潛力巨大,若能吸引到更多相關企業落戶澳門,將有助推動澳門經濟多元。
  然事實上,相比內地的進取,澳門在低空經濟規劃方面則明顯慢人一拍。由於澳門空域有限,大部分屬澳門國際機場及直升機場的航道保護區,且澳門地理環境複雜,人口密集和高樓林立,澳門發展低空經濟有所局限;同時需要考慮澳門的航空安全、安保、個人私隱等因素。目前澳門低空經濟主要以直升機跨境客運為主,直升機營運商提供往來香港、深圳兩條航線,旅客也可向營運商申請直升機觀光服務。服務產品相對單一。雖然相關部門表示會循序漸進,先研究以無人機物流的應用場景為起點,並繼續留意其他地區無人機運行的法定要求更新情況,並按實際情況適時部署。但從近年及現時的發展趨勢來看,若不緊抓機遇,恐落後於人。
  有立法會議員就認為,面對低空經濟遍地開花,特區政府在取態上應該更為積極進取,提高認識並加速步伐,推動澳門投身低空經濟建設的大潮。建議把發展「低空經濟」列入明年度政府《施政報告》,作為重要年度產業規劃,設立跨部門工作組,著手研究制定發展規劃和行動方案。並支持高校及相關業界成立低空經濟研究組織或技術中心,自上而下共同促進市場主體在低空經濟上的參與度。同時,加快與大灣區內地城市聯動,推進和加強與內地的技術對接,聯合爭取國家政策支持,有效協同解決跨城和跨境等低空飛行問題。此外,可先行先試,借鑒美團無人機福田口岸航線的經驗,聯動珠海協調對接口岸單位,爭取開通無人機拱北口岸航線,作為跨境低空飛行優先突破口。
  誠然,澳門航空業在低空+文旅的應用場景有著顯著的前景,是難得的新機遇。澳門航空業發展,無論有人機還是無人機,要融入國家空域系統安全高效運行,必須不斷完善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提升低空航行服務保障能力。澳門當局應將重點加快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下一步應進一步優化《澳門空中航行規章》,並參考內地制定低空空域劃設方案,規劃本澳商用低空航空器基礎設施、跨境航線開通等法例修訂工作,以跟上內地低空經濟的發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