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縷藥香跨越古今,一枚銀針聯通中西,一株小草改變世界……作為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中醫藥學不僅為中華民族的發展繁榮作出重要貢獻,也對世界文明進步產生積極影響。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中醫藥如何更好地走出國門,是中國中醫藥研究人員和中藥企業力求破解的問題。
來自中國河北的以嶺藥業與業內專家一道,將傳統中醫藥智慧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用創新的理論開路,用明顯的療效說話,對標循證醫學「金標準」,將中醫藥療效評估國際化、科學化和標準化。近年來,以嶺藥業多項研究登上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多款藥品在50餘國獲批註冊銷售,為中醫藥「揚帆出海」破題,並探索出一條新路徑。
用理論開路
9月20日至22日,第二十屆國際絡病學大會海外論壇在泰國曼谷舉行。來自泰國、中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共同分享絡病理論最新研究成果,共商中醫藥現代化發展新路徑,共推中醫藥走向世界、造福大眾。
經過數千年發展,中醫藥形成完整的理論和治療體系,其秉持的「天人合一」宇宙觀和整體系統思維受到國際醫學關注,卻難以被其他文化圈所理解,成為制約中醫藥「走出去」的重要原因。中醫藥若想實現「東風西漸」,需要向世界講明白基本原理,這離不開基礎理論的完善突破。絡病、絡脈在古籍中雖有提及,但並未形成系統完整的理論體系,傳統中醫「重經輕絡」給當代中醫藥科研人員留下一道研究絡病的重要命題。
據以嶺藥業董事長吳相君介紹,「經」如大江大河,縱行於人體,流淌著營養全身的氣血津液;「絡」像支流溝渠,將經脈中的氣血津液滲灌濡養五臟六腑、全身各處。絡脈發生病變,累及人體各系統臟器,稱為「絡病」。這就是絡病學的基本原理。
以嶺藥業院士專家團隊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經過40餘年的不斷研究,結合絡病學術思想與現代醫學成果,創立以「絡病證治」為基礎,包括「氣絡學說」和「脈絡學說」兩大分支的「中醫絡病學」新學科。《絡病學》《脈絡論》《氣絡論》三部專著均獲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著作一等獎。2006年,「絡病理論及其應用研究」獲中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中醫藥基礎理論重大創新性成果,使醫學界對心腦血管病、惡性腫瘤、糖尿病等的發病機制和治療有了全新認識。
近年來,絡病學成為海內外中西醫研究的熱點和焦點。目前中國及國外已有40餘所高等醫學院校開設《絡病學》課程,培養絡病研究人才。美國絡病學會、歐洲中醫絡病學會、加拿大中醫藥絡病學會和泰國絡病學會相繼成立,形成多達數萬人的絡病研究專家團隊,為絡病理論傳播轉化奠定基礎。
此外,國際絡病學大會已連續舉辦二十屆,成為接軌國際的中醫藥品牌學術會議。據以嶺藥業國際貿易中心總經理孫學非介紹,9月在泰國曼谷舉行的國際絡病學大會海外論壇旨在從原理上把中醫藥治病方法講清楚,將絡病學理論介紹到東南亞、南亞,從亞洲文化圈輻射至其他文化圈,為中醫藥走向世界開路架橋。
泰國公共衛生部常務助理部長他那吉·吉塔里拉表示,這一論壇為大家提供了一個深入瞭解中醫絡病理論最新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的交流平臺。泰國絡病學會會長曹作軍則表示,絡病學作為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防治提供創新的思路與方法,也為現代醫學中的不少難題帶來獨特的解決方案。
讓療效說話
此前,由於中藥有效成分和作用機理相對複雜,療效評價不夠清晰,在海外容易招致一些人的抵觸。中華中醫藥學會絡病分會主任委員賈振華對記者說:「絡病理論創新不能光停留在紙上,不能僅僅是為了填補中醫學說的空白,還要充分借鑒現代科學實驗分析方法,解決臨床治療難題。療效才是中醫藥走向世界的『敲門磚』。」
中醫藥要推開「世界之門」,離不開臨床試驗的科學化、表達方式的國際化。循證醫學研究是國際公認的科學評價藥物療效的「金標準」。循證醫學即遵循證據的醫學,其核心思想是任何醫療決策的確定都應基於客觀的臨床科學研究依據。借力循證醫學等世界公認的「金標準」來證明中醫藥的臨床療效,有助於中醫藥在海外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以嶺藥業堪稱中醫藥循證醫學研究的先行者。早在1995年,以嶺藥業就開始對通絡藥物做循證醫學研究。去年10月24日,由中國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楊躍進教授牽頭,中國124家醫院參與的「中藥通心絡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護研究」發表於頂級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成為首個在全球醫學頂級期刊上發表的創新中藥研究。
這項納入3797例急性心梗患者的隨機、雙盲、多中心、安慰劑對照循證研究結果顯示,在國際標準治療基礎上加用通心絡膠囊,可降低30天主要心腦血管事件發生風險36%,降低30天心血管死亡風險30%;研究一年時,可降低主要心腦血管事件發生風險36%,降低心血管死亡風險27%,降低心梗復發風險74%,為改善急性心肌梗死近、遠期預後提供有效治療藥物。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醫學教授兼心臟重症監護室醫學主任理查德·巴赫博士評論說:「中國通心絡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護臨床研究取得的成果,是近十年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重大突破。」
據賈振華介紹,在過去100多年的時間裏,全球四大醫學頂級期刊此前從未刊登過有關複方中藥的臨床研究。一些期刊的編輯部對中醫藥的偏見根深蒂固,經常將中醫藥研究者的投稿拒之門外,連送審的機會都不給。隨著「中藥通心絡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護研究」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發表,原先存在的障礙被突破了,這在中醫藥現代化進程中具有重要意義。
以嶺藥業的探索並未就此止步,隨之而來的是循證醫學研究成果發表的「井噴期」。今年以來,以嶺藥業的津力達、參松養心、芪藶強心、八子補腎等創新中藥的研究又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卷》《歐洲心臟病學雜誌》《自然·醫學》《植物醫學》等國際權威醫學期刊相繼發表。
借藥物先行
借力循證醫學這個「金標準」,以嶺藥業使中醫藥診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評估國際化、科學化和標準化,通過明顯的療效讓世界瞭解中醫藥、認識中醫藥、接受中醫藥。據孫學非介紹,在上述研究成果發表之後,不少海外藥品代理商主動聯繫以嶺藥業,希望代理其藥物。在他看來,以嶺藥業在推動中醫藥「出海」的過程中注重讓藥物先行,讓患者切實感受到中醫藥的療效,有助於中醫藥更好地「走出去」。
近年來,以嶺藥業科研團隊以絡病理論為指導,搭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將現代科技與中醫藥相結合,已研發出14款創新專利中藥。圍繞通絡藥物開展40餘項高標準循證醫學研究,覆蓋心腦血管病、呼吸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以及腫瘤、糖尿病等臨床重大疾病,用國際標準的臨床研究證實通心絡、參松養心、芪藶強心、連花清瘟、八子補腎等藥物的確切療效。
以嶺藥業還積極加強國際合作,研究團隊在絡病理論指導下研發的通心絡膠囊、參松養心膠囊、連花清瘟顆粒/膠囊、八子補腎膠囊等創新藥物先後在全球50餘個國家獲得註冊批文並上市銷售,還有50個國家正在申報中。除了創新中藥,牙膏、護手霜等大健康產品也已在加拿大、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獲得上市許可。
談及中醫藥「走出去」的現狀和未來,吳相君等人認為,從以嶺藥業的實踐來看,目前中醫藥「出海」成效明顯的大多是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在世界不同國家之間存在溫差。在一些國家,不僅存在不利於中醫藥發展的文化隔閡和認知差異,還面臨限制性法律法規的制約。要破解中醫藥「走出去」的壁壘,需要政產學研等方面打好組合拳。與此同時,吳相君等人深信,只要做好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定能為守護人類健康貢獻更多的「中國藥方」和中國智慧。
(王民 陳向陽 徐群/文)
中華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