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海外網站有人於上月中旬有人「茉莉花革命」的匿名貼文之後,已經經歷過了三個周日。但在各種主客觀因素之下,所謂的「中國茉莉花革命」被證實是「虛驚一場」,在各「集會地點」只見有人圍觀,而未見有人參與甚至是組織「茉莉花革命」活動,也沒有人響應匿名貼文的號召,要求政府下臺,更沒有提出旗幟鮮明的政治口號,因而被海外媒體形容為「行為藝術」或「街頭政治」。許多人都認為,中國不是北非中東,儘管中國社會分配不公,民怨缺乏宣洩管道,但由於中國的經濟正在上升階段,人們的生活水準快速提高,這跟北非中東的情況有著很大的區別,因為北非中東的經濟是停滯的,貧富差距是懸殊的,而政治體制也是腐敗的,故中國仍然沒有跌到爆發「茉莉花革命」的臨界點,更沒有多少中國人希望國家動盪,他們對政府的種種不滿還不足以轉化成希望中國出現北非中東式的大動盪。再加上中國的知識分子,除了極個別的「維權律師」之外,大多數都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受益者,還有不少人當選或獲邀請出任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而軍隊更是牢牢掌握在執政黨的手中,故是不會發生北非中東那樣的「茉莉花革命」的。因此,西方寄望中國也爆發「顏色革命」是不切實際的。
但在事態剛開始時,馬英九似是對形勢判斷不夠準確,故於二月二十一日指使其代理發言人陳永豐出面發表聲明,聲稱馬英九希望大陸能夠維持繁榮與發展,但同時也期盼大陸當局加快腳步,具體落實民主法治的政治改革,積極保障人權。在當前全球民主化的新時代,要以新的思維與寬宏氣度,善待異議人士,讓民主與人權成為兩岸人民永遠共同的語言,並為中華民族開創一個自由、民主的未來。語氣中頗有批評北京的意思。不過,後來可能是發現不妥,當記者們追問其對中國大陸「茉莉花革命」的態度時,則是走避沒有回答。
顯然,馬英九是吸取了在競選「總統」期間,對「西藏三‧一四事件」發表批評北京言論的教訓。實際上,從國共平臺開始運作之後,國共雙方都有默契,互不幹預對方內部事務。因此,北京就一直沒有就中國國民黨的內部事務,以至是台灣島內的行政事務發表過任何評論。而馬英九在這一事態初期的言論,顯然是抵觸有關默契的。後來,既有可能是發現自己的判斷失準,也有可能是自我感覺(或有人提醒)遵守國共平臺運作默契的必要性,而作了自我糾偏。盡管台灣地區一些「獨派」團體對他的「急轉彎」提出質疑、批評,但他的這個調適,還是正確的。
其實,馬英九也知道,中國大陸倘發生類似北非中東那樣的「茉莉花革命」,不但是對中國大陸的同胞兄弟不利,而且對國民黨自己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也不利。因為兩岸關係發展至今,馬政府才剛正嘗到了甜頭。由於「ECFA」協議的效益正在逐漸發酵,大陸居民赴台旅遊的經濟效益也逐漸顯現,促使到台灣經濟逐漸回暖上升,是亞洲地區除中國大陸和港澳地區之外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這些效績,已足以蓋銷馬政府施政失誤給自己帶來的負面效應。試想,如果大陸地區也發生動亂,就將不但是直接間接地拖累台灣經濟,而且也對「ECFA」的落實造成幹擾,這對馬英九爭取連任並非是好事。
實際上,參與「茉莉花革命」的北非中東的百姓,現在就正自吃其苦果。據報導,以突尼斯為起點的政局動盪在迅速蔓延到埃及、也門、約旦、巴林、利比亞等國之後,持續惡化的局勢對當地居民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商場關門,學生不敢去上課,地區金融和旅遊業受到重創。最先出現動蕩的突尼斯經濟遭受了巨大衝擊,據初步估算,全國直接經濟損失達到三十億第納爾(折合二十一點四億美元),全國約四成的企業停工減產,甚至被搶被焚。旅遊是突尼斯經濟的支柱產業,每年產值約佔國民經濟的百分之五點五,外匯收入佔全國外匯總收入的百分之十九。有二百萬突尼斯人直接或間接靠旅遊業生活,約佔全國人口的五分之一。但從爆發「茉莉花革命」以來,該國外國遊客已經減少了三分之二。其他國家的情況也大致如此。如埃及統計部門二月十七日公佈,埃及最近的政局動蕩已經給製造業、建築業和旅遊業造成了超過一百億埃磅(約合十七億美元)的損失,這一數字超過埃及二零一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二十分之一。多家跨國金融機構已將埃及二零一零至二零一一財政年度的經濟增長率從先前估計的百分之六以上調低到百分之三點五至百分之四左右。因為政治動蕩,埃及股市自一月十七日因連續兩天狂跌而閉市長達一個多月,損失慘重。由於局勢持續動蕩,在短時間內也難以好轉,巴林只好放棄了每年承辦的著名國際體育賽事一級方程式格蘭披士大賽。對於持續不斷的動蕩局勢,北非中東廣大民眾已經十分反感甚至厭惡,渴望盡快恢復正常生活。
因此,倘若中國大陸也發生「茉莉花革命」,就勢必又會重返十年「文革」時期那種無政府主義狀態,經濟陷入崩潰邊緣。如果澳門也發生「茉莉花革命」,澳門也必將會重陷「一‧二三事件」後長期蕭條的狀況,遊客不來,物業大跌,資金外逃,恐怕許多人對此都記憶如新。因此,人心思穩、人心思安、人心思發展,這是大勢所向,人心所向。大家深知,穩定是福,動亂是禍,沒有穩定,什麼事情也幹不成。維護穩定是包括澳門居民在內的全國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心聲。當前,中國人民的最大利益是維護穩定、抓住機遇、實現發展。對中國來說,發展是目的,改革是手段,穩定是前提,穩定又是和諧的基礎。胡錦濤主席在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時指出,只要我們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擲地有聲、鏗鏘有力,最精闢地表達了中國的穩定符合全中國人民利益這一真理。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最佳狀況莫過於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最慘情形莫過於社會動盪,民不聊生。中國的穩定與社會變革並不矛盾。當前,中國需要的是深化改革而不是革命。民主政治應該穩妥推進,中國發生動亂對誰都沒有好處。誠然,中國確有很多問題和矛盾,發展不平衡、分配不均等引發大量不滿。但中國社會已經形成政治決心,並在認真探討實施的路徑,逐步予以解決。中國社會沒有通過革命解決這些問題的願望,對各種動盪有著深刻記憶的中國人,更相信發展和改革對社會進步的意義。對此,我們願與尊敬的馬英九先生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