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雙十大會看台灣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自陳水扁上台之後,每年的「雙十國慶大會」,就成了民進黨當局大搞「文化台獨」、「去中國化」的活動場所,不但是一改過去多年來表演活動內容多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節目,改以突出「台灣主體性」的所謂「玉山頌」、「愛台灣」之類的文藝節目,而且在「僑胞代表致詞」一節中,還故意分別安排澳洲、日本、美國的「獨派僑領」邱重亮、王明珠、李木通、李正三等人致詞,其中旅日的「獨派僑領」王明珠,因為世居日本,而且也以日本的皇民奴化教育為榮,故不懂中史〔國語.普通話〕,因而是以日語致詞,從而引發激烈爭論使到作出這項安排的「僑委會」,成為眾矢之的,差點下不了台。

今年的「雙十」活動,民進黨當局仍是頑固地推動「文化台獨」。比如,「外交部」製作供給各駐外單位舉辦「國慶酒會」時播放使用的短片光碟,就大量使用「台灣」中英文名稱,「中華民國」出現不到秒鐘,影片配樂使用五首台語歌,僅有一首國語歌,差距非常懸殊。

不過,不知是陳水扁大搞「文化台獨」、「去中國化」,分裂族群而不得人心,還是大陸頒佈《反分裂國家法》及推動兩岸政黨交流給予「文化台獨」、「去中國化」沉重打擊,抑或是近來民進黨爆發了包括高捷弊案在內的許多腐敗案件,致使民進黨氣氛空前低迷,陳水扁也就無法在推動「文化台獨」方面「硬」得起來,今年「雙十國慶大會」的內容安排,發生了一些微妙變化。

首先,是在「僑胞代表致詞」一節,不再安排「獨派僑胞」上台致詞,而是由定居美國四十多年的外省籍非「獨派」僑領崔競乾致詞。當她以字正腔圓的普通話並夾雜一兩句英文致詞時,聽慣了「獨派僑領」以台語或不標準的國語,甚至是日語致詞的泛綠支持者,不知其心頭是甚麼滋味?!尤其是在致詞結束時,崔競乾並沒有高叫「台獨」口號,可能將會更令「獨派」人士感到失去一個彰揚「台獨」理念的機會。

其次,是「國慶大會」籌委會主席王金平的致詞,一改過往偏重場面客套話的祝賀詞,特別鎖定族群與兩岸問題發揮,強調兩岸唯有維持和平穩定的關係,放棄武力對峙,建立互信關係,才能開創雙贏新局。他特別指出,五百年前大家和祖先渡過「黑水溝」來到台灣,不分族群地在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使台灣成為多元融化的社會,每個人都享有相同的自由和人權,因而希望今後大家不分本土或外來,多數少數,共同為這塊土地打拼。王金平還指出,海峽兩岸有很多的交集,包括歷史、文化、風俗、語言,彼此血脈相連;王金平今年的這個不再「例行公事」的大會致詞,很有要當面向民進黨當局的「文化台獨」叫陣的意味。

另外,今年「國慶大會」的文藝演出,也不再強調「台灣本土文化」而是四大族群的文化,都有所體現。而大會司儀在介紹各項文藝演出節目的內容時,也用的是字正腔圓的普通話,而不再用台語。特別是其中的一些詞彙,如「享譽中外」、「駐華使節」等,都很「中國化」。而最令人們感到莞而的是,台北縣淡水鎮淡水園民小學演出的「童心童畫樂童年」,所謂的歌詞竟是「人之初,性本善」的「三字經」。「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演出的「神氣活現,歡欣鼓舞」,則不但是其演出所用的龍、獅等道具,都是「廣東化」的作品,而且演員們的演出服上的「太極門氣功」字樣所附的拼音,是馬英九所堅持的漢語拼音,誓摒棄陳水扁當局所強加於學子頭上的瑪妥拼音。

這些妙微變化顯示,「文化台獨」活動斬不斷兩岸文化同源的歷史淵源,盡管民進黨當局拼命進行文化領域的「去中國化」活動,但仍難得逞。相反,由於台灣文化源自中國大陸,是中國文化的一部份,並由於台灣並沒有自己的文字、語言〔即使是所謂「台語」,也是福建沿海的閩南語系〕,民進黨當局要搞文化活動,即使是在有利於彰揚「國土定位」的「國慶大會」,也無法抗拒中國文化的使用。

其實,所謂的「台灣文化」,就是中華文化的一部份,兩岸語言一致藝術上同源,習俗上同根,宗教上同質,「台獨」分子要搞什麼「文化台獨」,談何容易,那就象《西遊記》中的孫悟空那樣,縱使是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也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同樣道理,「台獨」分子用任何方式搞什麼「文化台獨」,台灣文化仍然改變不了其是中華文化一部份的本質。昨日台北「雙十國慶大會」處處顯露出來的中華文化色彩,就証明了這一點。

〔台北專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