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研討會分析馬謝王大選角色走向

「第十六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舉行之際,正是台灣地區幾位政治人物為明年初「總統」選舉東奔西忙之時。由於明年初選戰的結果有可能會對兩岸關係、台海局勢造成或重或輕的影響,故一些與會學者專家所提交的論文,從不同角度分析研判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謝長廷的人格特質及政治立場、選戰策略和手法,及王金平在這場選戰中將會起到的作用。

台灣夏潮基金會執委汪立峽指出,馬英九和謝長廷二人誰會在大選中勝出?牽扯到選民對於民進黨執政八年的好惡觀感和兩黨的兩岸政策與經濟政策何者有利於形勢穩定與經濟振興。就一般情況來看,迄至目前的選民態度普遍有利於馬英九,特別是馬英九選擇蕭萬長作副手之後的民調更大幅領先謝長廷。但這只是目前的態勢,未來幾個月會有甚麼變化,誰也說不準。因為在台灣幾乎人人都知道而且相信,民進黨及其支持者為了勝選,會不擇手段。全面動員一切可用的執政資源和優勢,猶在其次,每當選情告危,總會使出不正常和不正當的伎倆,也毫不足奇。二零零四年的「兩顆子彈」名聞遐邇,謝長廷和陳菊的先後當選高雄市長也都有不光彩的紀錄。這一次,除了「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公投」,在投票前夕還會不會再搞出甚麼名堂,誰也沒把握。

但從一些與會學者專家的分析看,至今為止,馬英九的選戰策略和手法尚未成熟,甚至是失當。台灣「中國統一聯盟」副主席紀欣在其《從「二合一」破局,談馬英九的選戰策略》中,列舉了馬英九陣營處理「二合一」議題失當、棄守「中選會組織法」,跟風拼「公投」,推動「四不像」的「馬式修憲」等策略失誤之外。她指出,在七月間舉行的「立法院」臨時會,是國民黨「立院」黨團為早日通過「中選會組織法」要求召開的。一月十一日政黨又繼續為該法協商,只是「總預算」已過,「中選會」人事照舊、操縱大選照舊,民進黨有啥好協商?令選民不解的是,早知如此,國民黨當初又何必打的那麼辛苦?難道一切是做秀嗎?尤其,馬英九明知棄守預算案,就不可能通過「中選會組織法」,難道就為了中南部幾個「立委」為其自身選票考量,要求「總預算案」與「中選會組織法」脫?,立場就動搖了嗎?更何況,輿論對「中選會」多年來始終抱持偏頗立場早已不耐,綠營之「再怎麼野蠻」宣傳又不復冇效。希望經此教訓,馬英九能想清楚,想討好天下人或期待全民擁戴,恐非最佳之選舉策略;當選後,再作「全民總統」還不遲嘛!

台灣世新大學教授曾祥鐸指出,二零零零年李登輝垮台之後,由連戰繼任國民黨主席,依然堅持「一個中國」政策,雖有二零零四年大選之敗,然而,為對手陰謀所陷,可謂「非戰之罪」。他任內的最大成就,是在二零零四年訪問北京,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達成國共兩黨的和解。兩黨自一九二七年以來的恩怨,一筆勾消,這是歷史性的成就。不過,連戰很快就被國民黨內年輕一輩以「世代交替」這一口號迫下台,馬英九繼之而起,國民黨面目全非了。

所謂「新生代」登台一年多,有如下的改變:(一)在台獨報紙(自由時報)登巨幅廣告,明白表示:「台獨」也是國民黨未來的選項;(二)繼續指責中共的「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斷然表示:「中共如果不平反天安門事件,統一免談!」(三)指責中共取締法輪功,是迫害宗教的獨裁行為。(四)初擬聘請日本東京市長石原慎太郎為台北市政府的政治顧問,遭聯合報等揭露後,引起軒然大波,因而作罷。(五)公開強調國民黨的差距再大,也大不過國民黨與中共的差距。(六)修改黨章,去掉「統一」這一終極目標,加上「台灣優先」這一字眼,新聞界稱之為「去統加台」,使「中國國民黨」向「台灣國民黨」轉型。(七)當民進黨於二零零七年夏季,大張旗鼓的「去中國化」、「去蔣化」,全面拆除蔣介石在台灣各地(包括軍營中的兩百多尊)銅像,並產要更改「中正紀念堂」名字的時候,國民黨中央保持中立,袖手旁觀,發言人並開表示:「不能讓台灣人民認為我們還在支持獨裁者!」(八)為一九四七年發生的「二二八事件」不斷向台獨道歉,請求台灣人民原諒「外省人的原罪」!(九)強調台灣主權獨立,不應受外力干涉;台灣前途應該由二千三百萬人民共同決定;(十)當陳水扁於二零零七年夏向聯合國提出申請:「以台灣名義進聯合國」,同時表示在台灣進行「入聯公投」時,國民黨立即表示贊同。

國民黨的這些變化,顯然在黨內外都引起了強烈反應。在黨內,許多資深的核心黨員感到迷惑了:這樣的黨已經不是過去的黨了,這跟台獨有甚麼差別?五十步與百步之差而已。對外而言,最嚴重的,是踢到了中共的鐵板。中共也在問:這個黨已經不再是連戰領導的國民黨了,這個黨與台獨黨有甚麼差別?五十步與百步之差而已!

也有與會學者專家發表論文,研究謝長廷大陸思想的主要特徵。上海台灣研究所兩岸關係室主任張茜紅、政治室主任倪永杰在其論文中,在指出了謝長廷堅持「台獨」的一貫性,及現實操作的務實性之後,分析了謝長廷未來走向的可變性:(一)謝長廷大陸政策思想的可變性並不代表謝長廷會輕易拋棄「台獨」思想。因為:第一,身為元老,謝長廷是民進黨的創黨核心人物。民進黨「台獨黨綱」由謝長廷親自起草。他的成長經歷和發際過程無不與民進黨及其「台獨」路線緊密相連。目前,民進黨是執政黨,謝長廷又有望全面掌控民進黨,正處在「意氣風發」時代的謝長廷絕不會輕易拋棄「台獨」思想。第二,作為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謝長廷必須代表民進黨的基本利益,而現階段民進黨也不可能放棄「台獨黨綱」。

(二)如果謝長廷能完全掌控民進黨,其大陸政策思想可能向中間偏移。因為,第一,到目前為止,謝長廷畢竟還是個「務實台獨派」,畢竟認識到「憲法一中」是對當前「現狀」的最好描述。他也曾提出過兩岸共生合作、兩岸和平發展、兩岸直航有利、兩岸政策要務實等主張。謝長廷在二零零五年二月送達「立法院」的施政報告中,首度提出兩岸關係將以「和平與發展」為主軸,構建和平穩定的兩岸互動架構,循序推動「直航」、「三通」協商,漸進擴大人、貨交流的主張。這與陳水扁百般阻撓兩岸交流截然不同。第二,謝長廷的政治目標,是成為「全民總統」,創造「族群共生,兩岸和平」的憧憬。如果要走向族群共生,朝野和解、兩岸和平,維持台海現狀是必要的前提。對此,謝長廷應該有所了解。第三,謝長廷雖然也擔任過各種要職,但是一直未能掌握民進黨的主導權,特別是二零零零年以來一直受制於陳水扁。如果謝長廷能真正控制民進黨,相信他會嘗試務實處理兩岸關係。至少,在非政治性交流和兩岸事務性協商方面會較為務實。

(三)謝長廷也有可能由「務實台獨」走向「激進台獨」。因為:第一,陳水扁正在成為深綠勢力的代表,陳水扁下台後,為維護其自身的權益及全家的安全,會繼續走急獨路線,甚至走上不但反中而且反美的急獨路線,強力牽制謝長廷的大陸政策,迫使謝長廷向深綠靠攏。第二,目前,整個民進黨都在向深綠靠攏,黨內改革派潰不成軍,謝長廷的親信「立委」也有不少極端仇視大陸的台獨份子,謝長廷雖然倡導「憲法一中」,但他同時也是歷任「閣揆」中,第一個在「立法院」公開講要修改「憲法一中」條文的人。在極端的意識形態及深綠勢力的壓迫下,謝長廷未必不會步陳水扁的後塵,製造各種緊張對峙關係。第三,國民黨和馬英九的「本土化論述」正在大幅向中間偏移,如果國民黨佔據中間地帶,謝長廷和民進黨為求與國民黨的區隔,也有可能向深綠和急獨挺進。

曾與馬英九爭奪國民黨「總統」參選資格的王金平,其動向也深受與會學者專家的關注,台灣雲南藥理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余元傑,中華港澳之友協會常務監事田飛生在其《王金平在二零零八大選中角色之探討》論文中指出,做為現任「立法院長」王金平,任誰都不敢忽視其在二零零八大選中的角色與功能,從國民黨「立委」初選的協調折衝,到行政部門法案預算的協商,皆可看到王金平調和鼎鼐折衝樽俎的身影和關鍵力量。他在二零零八大選中可扮演的角色,至少有下列幾個功能:(一)黨際合作:王金平與李登輝、宋楚瑜的關係極深,而且亦較無過節之處,故王金平在處理國民黨與親民黨、台聯及無黨聯盟之間的關係的能力,是遠優於馬英九的,加上王金平擔任「立法院長」主持朝野協商無數次,和各政黨「立院」黨團精英所建立的深厚感情,也是馬英九所不及的,「政治是一時的,朋友是永久的」,王金平從政以來鮮有政敵,為人親切圓融,樂於助人,這些優點對國民黨在「立委」、「總統」選舉時是項有利的因素。

(二)派系整合:國民黨經過「立委」初選之後,對於初選落選之同志如何安撫整合,除了賴黨中央協調之外,王金平對於各地方派系的瞭解和關係,如由他出面的話效果更勝一層。因為王金平操作的政治手腕比馬英九來得細膩,處理事情的耐心毅力也不惶多讓。

(三)資源分配:明年一月的「立委」選舉,王金平若打算連任「立法院院長」,下鄉輔選給資源是免不了的動作,以他豐富的政經人脈資源,對於經費拮据的「立委」候選人給予經費挹注,是有助於候選人的勝選機會。資源包括政治獻金、人脈關係、選舉人才以及選舉經驗等等。

(四)本土論述:王金平做為「立院」龍頭,又是國民黨政治領袖之一,加上他出身高雄,對於台灣南部民眾的想法會比馬英九感受更多更深,故當面臨選戰有關本土議題爭議時,王金平的發言往往比較能夠抓住重點和南部民眾理念,這點是馬英九短時間之內所無法達到的目標。

(昆明專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