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軌澳門段或可定案仍有遮觀音像遺憾 輕軌澳門段或可定案仍有遮觀音像遺憾

政府正在加緊推進輕軌澳門半島線南段城市日大馬路高架方案的細化工作,顧問技術團隊也已於城巿日大馬路開展鑽探工程,收集沿線地質資料,為方案細化以及後續跟進工程設計等各項相關工作,提供更好的技術基礎。由於此方案已基本上得到了社會輿論的認可,而且的確也符合多數市民的期望,因而基本可以定案,即使是不作公眾諮詢,也可定案。因而也就可以在尚未經進行公眾諮詢的情況下,先行進行城巿日大馬路沿線的地質勘探工程。由於該方案與原規劃路線相比變化相對較小,後續的設計等工作時間可大為縮短,有利政府盡快落實具體建設工作,故將能盡快投入施工,使得已經嚴重拖延的輕軌工程,可以儘早落成通車,為市民和遊客的出行和遊覽提供較佳的交通工具,以應對及疏導已經日趨嚴重的交通擁塞問題,提高澳門特區的「宜居度」及廣大「澳人」的「幸福感」。

按照新方案,輕軌的澳門半島線南段,仍然採用高架模式。而在早期,在社會意見領袖中,曾發生過高架和地下之爭。本來,公共軌道交通地下化是現代城市的一種優化模式,許多國家的城市的軌道交通,都是以地下為主。地鐵的優點是載客量大,速度快,幾乎沒有噪音,而且不佔用地面空間,沒有與其他交通工具爭路之虞。但地鐵的投資額高,施工期長,其中地質條件又是關鍵。澳門的舊城區馬路狹窄,兩旁的舊式唐樓採用石塊基礎,深挖可能會導致基礎鬆動甚至倒塌;至於新城區則多是填海而成,地下施工的困難度將會較大。因此,澳門輕軌的大部分路段時採用高架模式,只是在南灣湖沿岸的一段,因要避免對政府總部的景觀造成影響,才「入地」。這是實事求是、因地制宜之舉。何況,澳門是一個旅遊城市,又有「世界文化遺產」之譽,採用高架模式,對旅客是有利的,可以沿途觀賞輕軌沿線的景色,尤其是在城市大馬路沿線,及路氹城的兩段,可以欣賞幾家主要賭場酒店的外景。

其實,即使是在一些現代化程度較高的城市,其軌道交通也有採用高架模式的。如悉尼、重慶、廈門和臺北等。近年正在致力發展高架式單軌鐵路的重慶市,近日就有其車廠負責人對澳門媒體表示,澳門地形同樣適合發展高架式軌道交通,而且地上軌道交通視覺效果理想,可作為觀光線。他還表示,重慶市內有單軌鐵路線距離民居只有六米,附近居民認為車輛行經時造成的聲浪不算大,無須安裝隔音措施。因此,軌道交通究竟的採用高架或地下模式,要看當地的實際條件,而不是「一刀切」,也不宜硬搬其他城市的模式。而以澳門的地質及地貌條件,是適合高架模式,而且可以沿途欣賞風景。此前有人說高架模式將會破壞景觀,其實從另一個角度看,反而是增加景觀。

實際上,多年前廣州市的城市工作者中就流傳一個笑話:廣州市的城市規劃專家到上海市考察,對當地的過江通道大多採用隧道感到不可思議,認為倘是架橋,可以增加景觀,也是展示政績;而將過江通道埋在江底下,這項龐大的工程就甚麼也看不到。在此思路引導之下,珠江河上架設了一條又一條的新大橋,只是在黃沙附近搞了一條珠江隧道。因此,在「亞運會」開幕式當晚,代表著亞洲各國各地區的遊船暢遊珠江時,沿江的幾座流光溢彩的大橋就成為央視現場直播的「嬌點」。因此,高架或地下,應當是因地制宜。

但新口岸皇朝區線路為了避走倫敦街,改走外圍,就卻是破壞景觀。那就是在高架橋在觀音像的前面,將觀音像腰斬。對此,曾有議員提出異議,如梁安琪議員就狠批政府對輕軌路線規劃不具科學性、合理性,亦沒有長遠考量;她更砲轟新口岸新走線方案,輕軌高架橋在觀音像前面走過非常奇怪,直言該設計圖是「腰斬觀音像」,「不尊敬神仙」。

議員們的批評並非沒有道理。倘是為了避免遮擋觀音像、破壞景觀,尤其是對觀音「不敬」,似是該段輕軌線路可以外移,繞過觀音像的後面,並將該段高架橋進行藝術化裝飾處理,使之具有「觀音光環」的效果。這樣做其實並不困難,也無需因修改新城填海區的規劃而向中央政府申報在孫逸仙大馬路外圍填海,因為可以採用橋墩直接打到海面上的方式處理。

現在決定要「遮擋觀音像」,看來是刻意而為之,就像對待「融和門」是基於政治因素,而刻意讓其荒廢、破落那樣。實際上,這個觀音像的面貌奇特,與其說是東方的觀音,不如說是西方的聖母瑪利亞。而且與傳統的觀音是望海或自山上俯視)不同,而是觀音面向陸地,因而本地居民感到不悅,因而建成後惡評如潮。但隨著時間流逝,已經逐漸不覺得討厭,反而感到可以接受,甚至是海內外尤其是內地遊客,還認為是「有澳門特色的觀音像」。他們遊覽了各地的觀音像,都是千般一律,因是在澳門才看到一個「與眾不同」的觀音像,而感到有趣,更加深了對澳門東西方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感感。

這個觀音像當年是所謂「中葡友好紀念物系列」的最後一件作品,從設想、規劃、觀音像的設計、施工等,都是由前澳葡政府一手操辦。但卻假借機修大師之手,以一個佛教機構的名義籌建,因而建好落成後,前澳督韋奇立向機修大師頒授一枚勳章,這好像是葡國人徹出澳門之前的最後一次授勳。實際上,觀音像的落成揭幕典禮,是與文化中心同時進行的,是作為葡國人撤出澳門前的最後貢獻,並邀請了葡國總理和中國副總理錢其琛主持揭幕。

為了避免遮擋觀音像,即使是一定要在其前面經過,也宜將高架橋抬高,其工程量不大,也不複雜,應還是可以應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