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會已經完成對民政總署架構重組和新職能的檢討。根據構想,原屬民署有關文化和體育的職能,將分別轉移至文化局和體育發展局,約二百名相關人員將隨編制一併轉移至兩局。行政會即將把有關改組民署的法案交予立法會開展立法程式。根據法案,有關推動文化、康樂和體育的工作將轉移出去,同時民署被賦予新職能。法案還將賦予民署協調和推動跨部門公共服務的實施機制。與此同時,根據民署與其他公共部門、公共服務實體簽署的協議,提供協定訂定的服務。法案的精神,是避免部門間職能重疊,並為市民提供「一站式」服務。
相信,這是為了配合行政長官崔世安二零一五年《施政報告》中,有關「落實精兵簡政是特區政府施政的重點。今年,落實對整個公共行政架構職能重組和轉移合併的綜合研究,並改善跨部門合作機制,提升公共行政效率。」論述的行政措施,以利於理順行政關係,避免機構重疊、浪費資源。這是特區政府行政改革的重要一環。
但行政長官崔世安又在《施政報告》中表示,「此外,根據《澳門基本法》的相關規定,研究設立非政權性的市政機構。」而在非政權性的市政機構設立之前,對通常被認為執行市政機構的主要職能的民政總署進行重組,是否會有「衝突」之嫌?這就要看如何理解非政權性市政機構與實體執行市政事務工作機構之間關係的問題了。
澳門是個多元社會,對事物的看法有各種不同的觀點,這很正常,可以透過民主討論,化解分歧,尋求共識,爭取最大的公約數。對設立非政權性市政機構與民政總署重組之間關係的問題上,就宜基本法規定的主調之下,結合現時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調適處理。
從《澳門基本法》第九十五條的表述看,非政權性的市政機構其實是一個諮詢機構,它不具有管理澳門地區政治事務的權力,只是參與社會民生公益事務的服務和管理,並對政府有關決策提供諮詢服務。因此,這個非政權性的市政機構,是否也可以採取類比現行的各種諮詢機構的方式處理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實際上,現行的各種諮詢機構,也是「非政權機構」。
由此,想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市政委員會」。是由澳督委任各方面的社會人士組成,其成員主要是有代表性的社團機構的負責人如劉光普等,也包括剛冒起的民生派代表何思謙(當時澳門社會尚未有民主派,此是「六四事件」之後的事)。在起草基本法時,筆者作為基本法諮委會的委員及政制諮詢小組的成員,曾與我國憲法學專家、草委會委員蕭蔚雲教授談過此問題,筆者認為,八十年代初的「市政委員會」的構成,較為符合澳門的實際,也接近《基本法草案》、中「非政權機構」的定位。亦即「市政委員會」委員的產生及組成,不同於當時屬於政權性的「市政議會」,而是由澳督委任社會各界人士,主要是廣義上的社會工作的人士,如劉光普、何思謙等人所組成,其運作方式就是就市政事務向行政當局提供諮詢意見;而市政廳則受澳門政府委託,管理市政事務。蕭教授當時也認為此一「市政委員會」的模式,較為符合「非政權市政機構」的定位。當時的澳門新華社工作人員也持這一觀點。
至於具體管理市政事務的實體,如民政總署,可以也應當與作為諮詢機構的非政權性市政機構,有所區隔。其組成人員,可以具有公務員的身份。當然,其中已經從民政總署分離出去的文化、康樂(體育)事務,在分別由文化局和體育總局主管的情況下,是否也可算是市政事務,應有具說服力的說明。其實,現時某些諮詢機構所討論的事務,也有跨行政領域的,因而並不算違規。
至於有人提出非政權市政機構的成員可以由直接選舉產生,且其稱謂為「市政議會」,則坊間的分歧更大。有人認為既然經過選舉,就是一套公定的程式,含有「公權在民」的意義,而且在概念上使用了「議會」,因而是政權機構。有人則持否定觀點。筆者則較為傾向於前者,而「市政委員會」作為諮詢機構,不含行政權力,只是提供諮詢意見,因而更符合非政權機構的性質。
實際上,政權通常是指國家權力,即統治、治理國家(或地區)的權力,是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等權力的集合。因而「非政權性」就是不享有國家權力,不具有統治、管 理國家(或地區)的權力。因此,市政機構不是一個政權機構,不在行政機關之內,不能行使統治權,不具有管理澳門地方政治事務的權力,其公共管理的職能也只能是來自政府授權和委託。而經由全民選舉產生的代議員,含有「代議政制」的性質,而且其「議會」的稱謂,也擺明是行使立法權的代議機構。
因此,還是「市政委員會」的形式,較為符合《澳門基本法》的相關規定。而作為諮詢機構的非政權性市政機構,為了能最大程度上反映市民們的意見和建議,其成員的組成應當泛些。除了街坊總會等與市政事務密切相關的社團外,還應有社會的意見團體,尤其是新近興起的團體,包括反對虐畜訴求方面的團體的代表,因為這也是屬於市政事務的範疇內。當然,某些個人,雖然不屬任何團體,但經常就市政事務發表意見,其中不乏真知灼見,都可以吸納過去,哪怕其言論有時會頗為激烈。
二零一五年已經過去了一半有多,行政長官崔世安《二零一五年施政報告》中部署的工作,就應當抓緊做好。因此,「研究設立非政權性的市政機構」的工作,已是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