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九”了 心更“近”了 ——見証“習馬會”

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歷史在這裏聚焦。2015年11月7日下午3時,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台灣方面領導人馬英九,二人面帶微笑,同時緩步走向香格里拉大酒店會見廳中央,雙手緊握長達80餘秒,實現了歷史性的“世紀握手”一世人矚目、萬眾期待的“習馬會”終于成為現實。

這是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是大陸與台灣最真切的“擁抱”。這一時刻,兩岸同胞、全球華人等待了整整66年;這一瞬間,翻開了兩岸關系發展史上的嶄新一頁,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義。本刊記者有幸身臨其境見証了這一歷史時刻。

打斷骨頭連著筋  血濃于水一家人

握手畢,習近平、馬英九應記者要求,熱情地向記者們揮手致意。攝影記者發揮專業及裝備優勢,相機陝門響聲一片,文字記者也拿起相機手機和攝影記者一較高下,從不同角度定格這歷史陸的畫面。兩岸領導人並肩前行離開會見大廳後,記者們立即拿起手機,“習馬會”握手、揮手照片、視頻在兩岸媒體同仁微博、微信朋友圈瞬間刷屏。

11月7日下午3時5分左右,習近平與馬英九進入香格里拉大酒店金塔廳舉行正式會面,就進一步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交換意見。中央電視台,香港鳳凰衛視,台灣TVBS、中天電視台等眾多媒體對這場歷史性會面進行了現場直播。文字、圖片報道瞬間鋪天蓋地。

習近平指出,今天是一個很特別的日子。兩岸領導人見面,翻開了兩岸關系歷史性的一頁。歷史將會記住今天。當前,兩岸關系發展面臨方向和道路的抉擇。兩岸雙方應該從兩岸關系發展歷程中得到啟迪,以對民族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擔當,作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正確選擇。

習近平表示,兩岸同胞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我們應該以行動向世人表明:兩岸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並共同為世界與地區和平穩定、發展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習近平強調,面對新形勢,站在兩岸關系發展的新起點上,兩岸雙方應該胸懷民族整體利益、緊跟時代前進步伐,攜手鞏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大格局,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習近平提出4點意見:第一,堅持兩岸共同政治基礎不動搖。第二,堅持鞏固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

第三,堅持為兩岸同胞多謀福祉。第四,堅持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馬英九表示,2008年以來,兩岸共同創造和乎穩定的台海局勢,獲得兩岸及國際社會普遍贊揚,要善加珍惜。“九二共識”是實現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兩岸要鞏固“九二共識”,擴大深化交流合作,增進互利雙贏,拉近兩岸心理距離,對外展現兩岸關系可以由海峽兩岸和平處理,同心協力,為兩岸下一代創造更美好的未來。馬英九提出5點主張:第一,鞏固“九二共識”,維持和平現狀。第二,降低敵對狀態,和平處理爭端。第三,擴大兩岸交流,增進互利雙贏。第四,設置兩岸熱線,處理急要問題。第五,兩岸共同合作,致力振興中華。

雙方肯定2008年以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取得的重要成果。雙方認為應該繼續堅持“九二共識”,鞏固共同政治基礎,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加強溝通對話,擴大兩岸交流,深化彼此合作,實現互利共贏,造福兩岸民眾,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應該攜手合作,致力於振興中華,致力於民族複興。

夯實“九二共識”開啟兩岸關系新局

11月7日下午,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張志軍在兩岸領導人會面結束後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此次會面對當前和未來兩岸關系發展有6點重要意義。

第一,這是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翻開了兩岸關系歷史性的一頁,為兩岸關系未來發展開辟了新的空間,具有里程碑意義。第二,雙方對兩岸關系66年來發展歷程的回顧,尤其是2008年以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取得的重要成果的肯定,表明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是一條正確的道路,兩岸雙方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第三,會面是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作為共同政治基礎的再確認,對兩岸關系未來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第四,兩岸交往互動層次的提升,有利於促進兩岸溝通對話,擴大交流,深化合作,實現互利共贏,造福兩岸同胞。第五,這次會面也向世人表明,兩岸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第六,會面有利於激發兩岸同胞攜手合作,同心協力,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熱情。

兩岸領導人的歷史性會面,合乎潮流,順乎民意,引起海峽兩岸專家學者、媒體大眾,以及海外僑胞的熱烈反響。海內外輿論普遍認為此次會面夯實了雙方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開創了新局面。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所長周志懷表示,習近平在會面中的講話高屋建瓴,以情開場,以歷史為鋪墊,以方向和道路的抉擇為主軸,以台海和平、民族複興為落腳點。兩岸領導人在堅持“九二共識”、推動兩岸關系和乎發展、攜手振興中華等方面的共識,對今後兩岸關系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殷存毅表示,以兩岸人民的利益為依歸,繼續擴大交流、深化合作,是兩岸領導人此次會面的一大“交集”。“兩岸領導人能夠實現會面,與2008年以來兩岸在經濟合作、人員往來等方面形成的大交流、大發展局面密切相關。因此,會面中雙方繼續強調為兩岸民眾謀福祉是順理成章的。”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表示,兩岸最高領導人公開見面,破除了從上世紀40年代末以來國共兩黨及兩岸最高領導人不相往來的禁忌。“習馬會”的實現,為兩岸進一步互相往來突破了關鍵性的瓶頸,意味著在今後一個時期兩岸將有可能展開更全面和更深入的合作。對於當前相對低迷的兩岸關系和狂燥不安的台灣社會來說,“習馬會”撥開了迷霧,讓台灣民眾看到了新的希望。

中國國民党主席朱立倫表示,兩岸領導人見面是兩岸關系的重要里程碑,國民黨樂見任何有利於兩岸和平的交流。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邵宗海說,兩岸領導人都強調要繼續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也提出要為兩岸和平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努力,給兩岸同胞留下深刻印象。兩岸領導人的表態為繼續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實現兩岸共同繁榮進一步築牢了基礎,給人以信心,也讓人看到了兩岸領導人的歷史擔當。

臺北大學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鄭又平感慨地說,兩岸領導人握手互動的場面,毫無陌生感,讓人感到溫馨,給人一家人的感覺。

澳大利亞首都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會會長陳蔚東指出,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在雙方都認同的“九二共識”基礎上進行的。這次會面向全世界表明,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兩岸同胞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這是兩岸關系的根本性質。有了這個政治基礎,兩岸之間的政治對話和經貿合作以及人文交流等將得到持續增進和發展,通過實現互利共贏,給兩岸民眾帶來更多的福祉。

美國華盛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吳惠秋說,兩岸領導人會面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會面,為今後兩岸關系健康發展昭示了一個清晰和光明的方向,也為增進兩岸互信,鞏固和平發展局面,維護台海和平穩定鋪墊了堅實的基礎,必將造福于兩岸同胞,造福于全體中華兒女,造福于世界和平。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弗拉基米爾。彼得羅夫斯基表示,兩岸領導人的會面証明,雙方都希望兩岸關系穩定。有理由期待,兩岸未來將越走越近,遲早會在“一國兩制”框架下走向統一。

美聯社、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路透社、英國廣播公司(BBC)、法新社、日本放送協會(NHK)、韓聯社、新華網、人民網、全球網、香港《大公報》、《香港商報》、台灣《聯合報》、台灣《經濟日報》、台灣《中國時報》、新加坡《聯合早報》等海內外媒體,都積極正面在網站的首要位置聚焦了這場載人史冊的會面。

歷經周折,親歷歷史,“終於等到你”

11月4日,中台辦、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宣佈,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於11月7日在新加坡會面,就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交換意見。消息一出,立刻在海峽兩岸引起強烈反響,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成為海內外輿論關注的焦點。眾多兩岸專家學者對“習馬會”進行解讀、主流媒體在頭版頭條進行顯著報道。與此同時,海峽兩岸乃至國際媒體記者開始爭相報名采訪“習馬會”。

網絡報名采訪活動啟動後,大陸媒體隨之而來的難題是如何陝速辦理赴新加坡簽証。按照時間計算,11月4日發布信息,4日至5日采訪報名、審核,審核通過後整理資料辦理簽証,按照新加坡駐華大使館的面簽3個工作日後領取簽証的規定,顯然,去新加坡采訪“習馬會”變成了很多媒體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各大媒體開始各顯神通,但結果似乎並不理想,本刊記者基本上已經放棄去新加坡采訪的計劃。

11月5日,國台辦新聞局工作人員發布“溫馨提示”:為便於記者赴新加坡采訪兩岸領導人會面活動,新加坡駐華使館定於11月5日上午9—11時,在北京的使館現場受理商務簽証。收到消息後,本刊記者於10時30分到達新加坡駐華使館,由於本刊記者采訪報名比較晚,到達使館辦理簽証時,本刊記者采訪資訊還未得到相關部門確認,不能辦理簽証,經和國台辦新聞局工作人員溝通後,國台辦新聞局工作人員立即協助本刊記者向新加坡駐華使館出具采訪確認函件,12時左右遞交材料,完成面簽。14時,本刊記者摻到新加坡駐華使館工作人員電話,“簽証已辦好,隨時可取。”國台辦和新加坡駐華使館的高效率工作值得點贊。

本刊記者到達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時已經是11月7日淩晨l點,雖然已是淩晨,但是媒體報到處工作人員還在忙碌,前來報到的媒體絡繹不絕。酒店大堂還有許多已經到達的媒體同仁正在以各自所在媒體為小組,開始討論即將上演的新聞“布戰計劃”。本刊記者在領取采訪証件時偶遇新華社港澳臺部門主任,瞭解到該社“數十大軍”前往新加坡,媒體大戰即將開啟。

兩岸領導人會面活動在11月7日下午3時進行,記者安檢從中午12時30分開始。早上7時30分,香格里拉酒店大堂,大批記者已經在安檢門前排起長龍,提前5個小時排隊,只為了搶占最佳拍攝位置。酒店大堂、酒店門口,甚至酒店外,眾多媒體從業者都在忙著調試直播設備,進行連線報道演練。一場新聞大戰已提前打響。

下午12時30分,記者們陸繼通過安檢,走進“島廳”,場內人頭攢動,大家都為找到一個好位置,使出全身解數。攝影機高高低低、前前後後、排排架起,手拿照相機的記者只能“見縫插針”,一旦站到有利位置,絕對寸土不讓。還有攝影記者,因為位置比較靠後,擔心無法漂亮完成任務,便向前面的攝影記者發出“往後退”、“放下相機”的呼聲。

下午3時,習近平、馬英九同時緩步走向香格里拉大酒店會見廳中央,雙手緊握長達80餘秒,攝像機、相機、手機記錄了這一歷史時刻。隨後,習近平、馬英九走進金塔廳,在那裏等候的媒體同仁,同樣你爭我奪,搶占有利位置,以最完美的視角對“習馬會”進行記錄。簡短的公開采訪後,習近平、馬英九進行了一個小時的閉門會談。媒體大戰暫時告一段落。

“習馬會”的細節,同樣成為媒體報道的熱點:兩岸領導人互稱“先生”,兩人臉上都充滿笑容,領帶顏色也相互襯托,晚餐實行“AA制”、習近平與馬英九並肩坐在中間,雙方主要陪同人員穿插而坐;大陸就餐人員席簽簡體字顯示,台灣就餐人員席簽繁體字顯示,酒水包括貴州茅台酒,以及台灣馬祖老酒;習近平向馬英九贈送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的書畫作品,馬英九回贈台灣傑作陶藝公司製作的“台灣藍鵲”手工瓷器,等等。媒體公認,通過對兩岸領導人會面細節的觀察,兩岸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決自己的問題。甚至有記者在采訪現場用“終於等到你”來表示對“習馬會”成功舉行的喜悅之情。

“習馬會”時間雖短,但濃縮了兩岸同胞的歷史沉思,反映了兩岸關系深刻的歷史變化,升華了兩岸同胞的深厚感情,引領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方向。2015年11月7日必將載人兩岸關系史冊。

(孫冬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