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1日14時,深圳蛇口四海公園茶館內,一場特殊的圖片展開始。圖片的主角,是被譽為“中國改革之星”、“中國改革開放實際運作第一人”的袁庚。
再過兩天,也就是4月23日,是袁庚98歲的生日。蛇口社區公益基金的89個老蛇口人,把自己壓箱底的照片翻出來,彙集在一起,舉辦了這場主題為“我和袁庚”的圖片展。
“大家懷念袁老在的那個年代,那個氛圍。”蛇口社區公益基金的周為民告訴筆者,他們希望借此把袁庚的精神、蛇口的精神傳承下去。
此時的袁庚,已不能出席這場為自己舉辦的慶生活動。壯心與身退,老病隨年侵。當年喊出“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改革拓荒牛,如今是一個意識逐漸模糊的安靜老人。
現實的許多精彩,袁庚已無力知道。距他20公里之外,600米高的平安國際金融中心即將封頂,這是深圳第一高樓。這座大廈的擁有者,是被袁庚稱作“蛇口基因最好的傳承者之一”的中國平安集團,一家總資產已逾四萬億元的巨擘。
這只是“蛇口基因”在今日綻放的諸多精彩之一。蛇口的精神以及那個從袁庚出發,從蛇口出發的故事還未完待續……
晚年的袁庚
一根“試管”的誕生
深圳蛇口工業區沿山路21號的招商局博物館裏,珍藏著一份《關於充分利用香港招商局問題給國務院的請示》。今天看來,這是一把瞭解此後一系列蛇口密碼的鑰匙。
1978年6月,已逾耳順之年的時任交通部外事局副局長袁庚,受命赴港調研,打開香港招商局的局面。彼時,肇始於洋務運動、靠船隊起家的百年老店招商局,連一條船都沒有,一派死氣沉沉。
兩個月後,袁庚的調研結束。1978年10月9日,袁庚執筆的報告上報給黨中央和國務院,第一次提出了適應國際市場的特點,走出門去搞調查、做買賣的對外開放建議。
僅僅過了三天,報告就被中央批准。報告批示之後,準備大幹一場的袁庚在考察後發現,應該脫離地價昂貴的香港,而在毗鄰香港的蛇口建立一個工業區,一則利用國內較廉價的土地和勞動力,一則利用國外的資金、先進技術和原材料。
1979年初,他起草的《關於我駐香港招商局在廣東寶安建立工業區的報告》出爐,是年1月底,中央批復同意。
1979年7月2日,蛇口工業區基礎設施正式破土動工,開始炸山填海。這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聲“開山炮”,一根注入外來經濟因素對傳統經濟體制進行改革的“試管”正式誕生。
24個“第一”
不再是“大鍋飯”,而是定額超產獎勵;不再是幹部調配,而是公開自由招聘;不再是“鐵飯碗”,而是聘請制“蛇口試管”開始了一次摧枯拉朽般的試驗。《袁庚傳》一書披露,從1979到1984,蛇口創造了24項全國第一。
正是這些“第一”,沉澱成為市場經濟的今天的常識。
從1985年開始,試驗伸向了金融領域。這年10月,蛇口社會保險公司成立,1988年發展為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公司——中國平安。1987年,前身為蛇口工業區結算中心的招商銀行成立,這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
一時間,蛇口成為中國最熱鬧的地方。蛇口有多熱鬧?1984年的“三八”婦女節,蜂擁而來的遊客差點把“海上世界”明華輪郵輪掀翻,僅在這年的1-10月份,蛇口工業區的接待組就接待了20013人次的來訪。
到鄧小平視察蛇口的1984年初,蛇口興辦的企業已有74家。
蛇口需要有抱負的人,有抱負的人渴望蛇口。
1983年夏天,廣東湛江市從八甲水電廠的工人馬明哲來了,先是在蛇口工業區勞動人事處,兩年後進入蛇口工業區社會保險公司擔任副經理。那時,而立之年的馬明哲敏銳地發現,僅有一家國有保險企業的局面難以滿足外資企業對保險的需求。就這樣,他開始謀劃成立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公司——中國平安;
隨後,復員轉業的任正非來了,先是在南海石油後勤服務基地,1987年創立華為;
王石也來了,“聽到蛇口提出的‘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後,才知道應該是為財富而奮鬥。一開始是為自己,然後就是為社會。”
因為蛇口,這些人的命運和中國未來的商業版圖即將為之一變。
“大不了,回到秦城去”
1990年代初,袁庚卸任。此時的蛇口,人均GDP已經達到了5000美元,堪比“亞洲四小龍”。
然而,這傲人的成績單背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所承受的艱辛卻並不似其光環般盡人皆知。
“要是成功了我們都沒有話說,要是失敗了,放心,我領頭,我們一起跳海去。”周為民至今記得在一次企業管理培訓班課上,袁庚曾經說過的這句話。
招商難!最為艱難的1981年,蛇口招商引資的數目是零,平整好的土地重新被荒草覆蓋,一度有些絕望的袁庚沉痛地說,“大不了,回到秦城(袁庚文革期間坐過五年的秦城監獄,筆者注)去。”
人才難!建區之初,英國劍橋大學來人訪問蛇口,有幹部問人家:“你們劍橋大學建多大的橋?”還有幹部問美國商人,“英國人講英語,美國人講什麼話?”
改革成不成,不惟工業區本身的內憂,還有外患。事實上,質疑的聲浪從未止息。袁中印回憶,最誇張的一次,有人曾經這樣問袁庚,1949年,你帶領軍隊南下,解放蛇口,將資本家趕跑,建立了一個公有制的社會;但是現在,你又在蛇口開發了一大片土地,把資本家請回去搞經濟,你在蛇口搞的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
“作為一個與現存的經濟秩序與運營體制迥然不同的‘怪胎’,必然會讓拓荒牛們一遍埋頭拉犁,一邊還要瞟瞟暗地裏隨時可能落下來的鞭影。”《袁庚傳》的作者塗俏說。
而對後來脫胎於蛇口的企業們來說,亦恰如孕育他們的這片沃土,從出生到成長都是怎一個難字了得。
“在蛇口度過的那一段初創期,之所以令平安人刻骨銘心,正是因為那裏,平安保險不僅僅承受著‘胎兒分娩期’必然的陣痛刺激,而且也經歷著‘幼兒成長期’難免的坎坷考驗。”多年以後,馬明哲在其回憶文章《蛇口精神 永勵“平安”》裏說。
1986年,馬明哲提出的創辦一家新體制的保險公司的想法得到了袁庚的認可。“一可為蛇口工業區的發展提供金融保障,又可突破中國金融體制的計畫限制,探索股份制保險公司的道路。”
饒是獲得了個別領導的支持,但在剛剛改革開放不久的中國,成立一家新的保險公司還是難上加難。首先,輿論不利,國內金融界的許多人士,都認為根據當時國內的金融法規和經濟環境還不具備成立第二家保險公司的條件;另外,1985年剛剛頒佈的《保險企業管理暫行條例》對新保險公司的成立也作諸多限制:新保險公司不能從事法定保險、各種外幣保險業務⋯⋯
1988年5月27日,幾經磨礪,難產的平安保險終於呱呱墜地。“矮矮的一個樓層的門面,幾百平方米的辦公面積,十幾個員工。”首任中國證監會主席劉鴻儒當年第一次走進剛成立的平安,平安給他的“小”印象讓他根本無法想像明天的平安會大成什麼樣。
“我們的大部分人一上班就離開‘辦公室’,每人騎上一輛舊單車,頂著烈日去穿大街,爬樓梯,挨家挨戶地開展業務,中飯隨便在外面買兩塊麵包充饑,晚上回來後一個個都被曬得紅包片片,那時平均一個人每天要拜訪十多家客戶。”馬明哲回憶說。
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平安保險公司”成立
蛇口精神2.0
1992年,75歲的袁庚退休,此後,蛇口逐漸褪去了其先鋒特色。1998年,深圳商報發表了《蛇口怎麼了》一文,歷數蛇口種種頹跡。進入2000年,蛇口淪為一般性的開發區,2004年,蛇口開發區被撤銷。
然而,蛇口精神果然死了嗎?答案或許在蛇口之外。這場充滿夢幻色彩的改革確乎中斷了,但是作為這場改革直接產物的市場經濟原則和在此原則下分娩出的企業留存下來。
剛剛過去的2014年,中國平安——這家國內金融牌照最齊全、業務範圍最廣泛、控股關係最緊密的個人金融生活服務集團,總資產逾四萬億元,全年實現淨利潤達479.30億元,同比增長33.1%。在2014年《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中名列第62位。此外,中集集團、招商銀行等同樣出資蛇口的企業,也已是其所在行業的翹楚。
留存下來的不惟企業,還有蛇口的精神。在原《蛇口通訊報》總編輯韓耀根看來,所謂“蛇口精神”,遠非一句“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麼簡單,真正的“蛇口精神”是“敢想、敢言、敢試、敢闖、敢為天下先”的“五敢精神”。
此說與袁庚晚年的理念不謀而合,“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田,蛇口的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是蛇口人與蛇口企業的共同基因。”袁庚曾說,“而平安是這個基因最好的傳承者之一。”
平安最早實行人才公開招聘,執行靈活的幹部用工制度,宣導“人員能進能出,幹部能上能下,薪水能高能低”;最早在全國範圍內募集資本,擴大股東,解決企業發展資本金不足的問題;率先引進國外諮詢公司為公司“體檢看病”,提高管理水準⋯⋯這些都是“蛇口精神”的活脫脫的寫照。
1994年,平安引進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是中國金融機構引進國外資本的最早案例。此後,還讓創業的優秀員工獲得股份,“這在當年的金融業裏,是非常超前的舉措。”劉鴻儒說,“但正是這個創新的體制奠定了平安快速、健康發展的基石。”
平安首家引進外資,高盛、摩根入股平安合作簽約
“‘蛇口精神’不會消亡,她只不過通過當年一批在蛇口創業的企業,帶著‘蛇口基因’,殺出蛇口,到更大更新的環境中繼續發揚‘五敢精神’去了。”韓耀根說。
故事未完成
殺出蛇口的企業們,從嫡系的平安、招行、中集,再到萬科、華為,已經在中國乃至世界的商業版圖上構成了一抹獨特的風景。
這種風景,用平安集團監事會主席顧立基的話說:“有理想的人做大企業。”2008年,《中國企業家》雜誌亦曾對這種特質進行解碼,發現他們都是“公企業”,不接受沒有大戰略大願景的國有股東,決不搞MBO或老闆個人控股;立足的都是大行業,而且幾乎一致地堅守當初選擇的主業;不犯王法,在30年一波接一波的企業出事高潮中,在科龍、健力寶等事件頻出的廣東,這些蛇口企業有驚無險地走過來了。
誠如王石所言,“深圳優秀企業、企業家群是一個很有意思、也很複雜的社會經濟現象。”他本人亦曾對這種“有意思”進行解讀。例如,股權結構多元化最為徹底的中國平安,1988年公司成立時,有招商局和中國工商銀行兩家股東。1994年,中國平安引入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兩家外資股東,2002年再度引入滙豐銀行,隨後在香港和國內A股上市。如今形成多元化股份結構,並組建了國際化、專業化的董事會。
“這種股權結構和公司治理特點,使得‘蛇口系’企業如袁庚老先生所說,‘自出娘胎就先天具有適應國際化市場經濟的功能。’”既有做大規模的可能性,也保證現行體制下的安全性。
而以馬明哲為代表的創始人,既有職業經理人的身份,又是典型的創業型企業家。在他們帶領下,公司從初創就集成了蛇口的創業創新的精神,公司管理相對透明規範,公司發展比較穩定,也更容易接受新技術和新管理的變革。
解碼仍未已,因為故事還未完成。
2015年4月10日,“蛇口基因最好的繼承者”——中國平安再度出發,宣佈成立又一家互聯網金融子公司——深圳前海普惠眾籌交易股份有限公司。
此前,中國平安已佈局了包括陸金所、萬里通、車市、房市、支付、移動社交金融門戶等業務在內的互聯網金融戰略體系,截至2014年底,總用戶規模達到1.37億。
如一個年輕人一般,馬明哲帶領新組建的“外星人”部隊,在互聯網時代的今天,又力圖穿越互聯網金融的大門,啟動沉睡的資料,開啟一場新的征程。
而在當年平安出發的地方——蛇口,隨著前海蛇口片區一起獲批進入廣東自貿區,一場重新定義自己的新試驗徐徐開幕,蛇口人相信,有了風,蛇口將再次飛起來。
(丁滿/文)